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结束也是开始
首先登场的是首轮的第二名林子轩,他抽到的歌曲是华语版的《浮夸》。这一曲粤语版《浮夸》曾震惊海内外的华语社会,至今仍是王一般的存在。这首歌是陈艺迅加入雪域娱乐的时候,刘清山专门为他“创作”的单曲,具备了特别简单而又容易记得的音乐元素。歌中以小人物的心态,刻画出小人物不被重视,一辈子平凡却又想不平凡,但却无处可以让自己受到理睬,越心酸,越难过,越郁郁不得志,便从委屈到怨恨的形象。它描写的是一个人的心态,一些充满着阴郁的场景,处处透着一股邪气。此曲一出,无数人猜测他究竟想写谁。事实上,《浮夸》这首歌更多的是一种讽刺。是讽刺这个压制人的社会。幸运儿并不多,若然未当过,就知他为何。今天林子轩的华语版,听众们听到了纯粹的,干净的灵魂,没有一丝尘染的,就这么宁静的存在着的,却又让人不得不注视又不敢直视的光芒。很多人听懂了在喧嚣繁杂五光十色人海中的孤独,冷清,挫折,寂寞,格格不入,怀疑,彷徨。以及坚持的倔强,等待的执着,无数未被认到但无比珍贵的心血,随心而唱的高贵,对音乐对生命的敬畏,华丽蜕变的骄傲。他的唱功和嗓音条件无疑是优秀的,但这首歌太过着名和经典,即便是他诠释得再完美,在演唱这一版本的时候肯定也很吃力。因为有些咬字真的会一不小心咬成粤语的,这点,所有在KTV唱过华文版粤语歌的人都知道。林子轩能把别人的歌翻唱出自己的味道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尴尬的是陈艺迅的,不止他不可以,目前为止所听到的声音,无一可以。并且珠玉在前的影响是无穷大的,也会导致后来者的任何模仿或改编,都有可能引来更极端、片面性的质疑和嘲讽。即便是刘清山也不理解原版的《我是歌手》,为什么会把华语版的《浮夸》抽选出来。不过他仍旧照搬了原版,因为他没有时间去改动太多,随手的剽窃更适合他的目前状态。因而这首歌的现场尽管同样具有震撼效果,但很可惜,在很多人看来它是有瑕疵的,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原唱的不可替代性。随后登台的是羽铨兄弟,他们演唱的歌叫做《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两人上场后,陈羽生在音乐响起之前说了四个字“致敬经典”,瞬间震撼全场,引起几乎所有人的动容。现场鸦雀无声,仿佛没人敢接他的话,因为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诸如尊重,膜拜,向往,仰望,很明显这四个字也是大多数人的心里话。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可以看出,这首歌是一首感恩之歌,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知道他名字的人的感激之情。说明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旋律和歌词都非常动人,令人深思。两个人的演唱,就很好地抓住了这首歌里的精髓,深情投入,并且诚意十足。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一场都将快被人们遗忘的歌曲改编成哥俩自己的风格,耳目一新,充满了新鲜感。其实想想,这对组合若是夺冠才是最合理的结果,毕竟是首发选手,他们的改编大多数情况下也能让人觉得有新意。而且他们唱的歌和他们的“在一起”都让人觉得很正能量,更尤为紧要的一点是两人正当红,还拥有着刘焕或刀郎无法比拟的“活性”拥护群体。这首歌总的来说,两个人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现场观众也或因是最后一首歌的原因,不仅集体大合唱,甚至直播的镜头里准确地捕捉到了很多张流着不舍泪水的观众们的表情。况且这首歌极为的适合用来当做结束曲,也就相当于为这档创新性的音乐节目,留下了一个最完美的句号。果然最后的结果宣布之后,就是他们的总冠军,但刘清山注意到,在宣布结果的一刹那,看到林子轩的眼睛里有一瞬间的晃神,可是很快就过去了。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刘清山也算是对这个人了解了很多。林子轩在做人方面是聪明的,你看他说话,总是滴水不漏的样子,多年的从艺经验和生活经历俨然让他很老成。他是单纯爱音乐的,这档节目里除了杨宗伟和林子轩,别人都去参加《欢乐大本营》了。此次他来参加这个节目,主要是为了筹备新专辑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如此多人肯定他,甚至通过这个节目是才认识他也喜欢上他的情况下,他的新专辑销量不会差,这才是他最想要的成功和肯定吧。(宣布结果的人当然只会是刘清山,但他并没有说太多跟节目无关的事情,因为今晚的总决赛之夜时长足足四个小时,同样也是除了国视春晚之外破纪录的直播时长。这样大型的演出牵扯到了很多方面,每浪费一分钟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支出。其他的排位名次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实际上冠亚军的称号也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场,顶多了算是一个个人荣誉而已,因而结束就结束了,没有哪一位歌手真的去在乎这件事。因而也导致接下来的庆功宴上欢歌笑语一片,上上下下的欢乐气氛浓浓,连到场的申城卫视的高管们都放开了去喝,去闹,很没有矜持的样子。因为他们都觉得今晚值得放得开,心情也跟大部分的参赛歌手们是一样的,收获满满,名利双全。实际上收获最大的还是刘清山,除开经济收益不谈,从此夯实了他内地金牌策划人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就因他开创了华国电视综艺史上的一个新流派——全景式综艺节目。参赛歌手从到达、等候、观看其他人演唱等等,参加这个节目录制的全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细微的反应都通过镜头传达给观众。节目没有故事、没有煽情,只有纯粹的音乐,台上没有伴舞、演唱前甚至没有任何VCR来渲染这个歌手曾经有多牛。就是简简单单给歌手一个舞台,一个配备了顶尖管弦乐队的舞台,让歌手去现场发挥,让观众欣赏音乐的纯粹。而且节目在集结了歌坛的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向观众呈现了一场音乐盛宴的同时,揭示的文化内涵,营销模式,和节目本身的创新性,也值得每一个媒体人思考与借鉴。这档节目不是音乐行业的突破,但却是电视综艺节目的一次突围,歌手们的新突破,还有回归音乐本身的真。虽然名为比赛,而比赛实际上只应是歌手与歌手之间,歌手与观众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歌手在舞台上,不是胜利的追逐者,而是一位纯粹的歌者,让每一位歌者尽情挥洒信仰,让整个华语流行乐坛整体提升才是他们的梦想。这也是《我是歌手》这个节目最大的社会价值所在。如果说迷人的声光特效和高品质的歌手演唱,是《我是歌手》成功的关键的话,那么将华国两岸三地的职业歌手置于激烈竞争中,继而推动了内地音乐市场的快速发展,才是最具有格局性的重大历史意义。音乐虽然只是刘清山的一个副业,但因此而带来的行业地位却是他用来掌握未来娱乐王朝的必要手段。人们大多只是看到了节目的本身,而潜在的歌坛人脉,才是他愿意花费这么多心思的原因。内地音乐界不同于欧美同行业,在我们还在尝试着接触和融合欧美十几甚至几十年前流行音乐风格类型的时候,其实人家早就形成了几十年丰富经验积累起来的固定流派和传承。刘清山为什么能在那边很快开拓出市场,而不能在内地歌坛拥有更大的名气和地位?因为华国内地的风格和流派尚处于摸索当中,一切基于拿来主义的基本框架之上。而他的英文歌曲作品,就很好的切准了欧美流行潮流走向的脉搏,尽管作品并不是很多,却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是业以成熟流派和风格上的再创新。再加上西方社会环境一直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传统认知加持,刘清山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引来轰动效应的外来者,就会格外具有了榜样作用。实际上西方人更崇尚个人崇拜,尽管他们的科学更发达,社会法制更健全,骨子里对更强者的尊崇又跟信仰相关联,所以刘清山能在那里取得更快的认同。反之华国人更注重现实,更看重集体荣誉感,思想境界也相对保守,这也是他音乐方面反而不如英文作品影响力的原因。于是如何能取得如同欧美那样的行业内认同度,就成了他在内地市场的首要问题,其中的人脉更是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当天的宴会进行到了很晚,刘清山尽管终于松了一口气,却还要紧张地等待着第二天来自全社会的信息反馈。因为数据是死的,社会的反应跟市场反应还是有着不同的最终导向意义。毕竟民声永远是大多数人的要求和愿望的体现,是数据和娱乐媒体宣传永远取代不了的社会现实。所以,早在宴会的举办同时,刘清山就吩咐石慧带人密切关注网络上的各种声音了。而他为了等第二天的国家级报刊的舆论定位,一直待在了雪域娱乐的办公室里整晚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