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公祭
随官屯的酒宴之后的第二天,每月十八日举办的公祭活动就开始了,这个时代的大明王朝和后世没什么区别,大型的庙会或者其他的活动,都是伴随着集市活动,而这个时代的人没啥娱乐项目,赶庙会看大戏也就成了唯一的念想,尤其是在这个不好的年月,活下来的人更需要交换东西和看看大戏。
首先是张元彪为首的官军和天地会骨干们一起给阵亡将士进行祭拜,然后到忠烈祠进行宣誓,等这些人走了之后,忠烈祠外人山人海的百姓开始花钱买些香烛进入祭拜,这些活下来的人都在言语相传着明军保卫者的战斗经历,那些草草埋在村外的建奴坟堆和缴获的建奴甲胄也是客观证明了明军的武勇,所以十里八乡的村民来到随官屯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忠烈祠上香感谢这些军人的付出,然后再去一边的义民祠烧香为死难的亲朋祷告,等着两件事都做完了,去村外的集市上采办自己需要的东西,转悠着来碗面条或者花几个铜子吃个饼就能悠闲地坐在戏台子下边看“随官屯祭祀筹备队”为大家举办的免费戏曲。
这些草台戏班子也不是什么名角,之前陈近南他们包了一整年,每个月都会准时在这里唱戏,除了些本土戏目,还加入了一些反映建奴猖獗与随官屯杀鞑子的戏份,那扮演鞑子的演员穿着缴获来的镶蓝旗棉甲,就这一身打扮站在戏台上就能激起台下观众的一片安静,据说有“小孩子看了就不敢哭”的效果。但是英勇的张大人会带着人打跑这些建奴,最后的结局也是随官屯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张元彪在远处看了一会,觉得这些戏编的还是太随意,自己琢磨了一会,觉得回去还是要组建一个歌舞队,招募年轻貌美身材好的小姑娘,亲自教授他们一些后世的流行歌曲,再按照现在人民喜欢的戏剧形式编排节目,把那些自己较为熟悉的东西都拿出来,到时候不管是给百姓演出还是到军队中劳军都是很好的精神武器。
“大人,天地会已经集合完毕。”陈近南说:“我们先去看看吧。”
“嗯。”张元彪一边走一边说:“这一条过来的道路太过于麻烦,溃军土匪和衙役都是虎视眈眈,以后你得自己造火药,或者找人从明军手上购买火药,指望着我给你送,这是不现实的。”
“其实我已经在训练天地会的弟兄练习射箭,那些建奴留下的弓都太沉,这些人平时吃不饱饭,开弓有些不趁手。”陈近南说:“但是在城墙上跟着射箭唬人还是可以的。”
“射箭就别练了,建奴锻炼一个弓箭手尚且需要数年,你们饭都吃不饱,就练习打铳吧。那些埋在北边的火铳也派人去找回来,都留在随官屯,银子我也不带走了,一万多两你留着备战吧,趁着现在大运河复开,多屯些粮食。”张元彪说:“你们什么都缺,根本就不能保养那些弓,照我说就配着箭找黑市都卖了吧,换些火药或者是粮食,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一边列队的天地会武装,大约有一百人,举着各自队伍的旗帜,大多是堂主自己画的,无外乎风雷、赤炎这些名字,堂主站在前边,身后是两个香主,然后就是骨干的社员们,拿着乱七八糟的武器,看样式大多是明军的制式武器,还有几个人不知道是为了装逼还是什么,挎着弓与箭壶很是英武不凡。此刻看到张元彪与陈近南走过来,就开始变换队形,根据金鼓旗帜的晃动做出了防御与进攻的形态,看起来也不比普通的军户们差太多。
“这些是谁教的?”张元彪惊讶地说:“看起来像模像样的。”
“之前有一个弟兄是明军的总旗,后来摊上了事就带着老婆孩子跑到了小王村投奔亲戚,刚到这边没多久就赶上了建奴入寇,小王村先是被官军祸害,然后又被建奴打破,妻离子散的,就入了我们天地会,协助我练军。”陈浩南指了指站在鼓手旁边的汉子说道:“那人就是杨三郎,现在就剩下他和他儿子还活着,他儿子在许兄弟那边学字,他就在随官屯担任教头锻炼天地会的弟兄,也多亏了他,这才有些队伍的样子。”
“总旗。”张元彪笑着说:“你也算是捡到宝了。这样的队伍还能拉出去跟官军打打照面,对付建奴没门,到时候这些人都放在城中防御吧,能在城墙上扔砖头就成,这些人都是天地会的骨干,你可别头脑一热把人放出去浪战,以后这些人还有大用。”
“这个是知道的。”陈近南笑着说:“他们都是种田的好手,打仗差了点,也不识字,但是这些人在当地都是好汉子,最近发展的天地会互助队人更多,要是真到守城的时候,动员出来三百精壮的汉子还是可以的。”
“你这想法很危险啊。”张元彪笑着说:“大家出来混,最重要的就是讲义气,你这个当总舵主的,更要把义气挂在嘴上,否则你又没有官位和军法队,人家凭啥给你卖命呢。所以我要给你包装一下,就叫‘为人不识陈近南,当了英雄也白搭’。”
“额。”陈近南有些尴尬,真是说啥都多余。
队伍又做了几个动作就停了下来,再次整齐地站好,挥舞着刀枪和旗帜叫喊着,张元彪也是一样讲了一些勉励的话,继续夸大建奴带来的威胁,号召大家抗击侵略者,消灭土匪恶霸,还本地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随后张元彪又去看了巴斤的游骑兵,被火铳限制的队伍在张元彪输送过来之后,立刻就扩编到了五十三人,等到北边挖掘的人回来后,火铳还能有所补充,到那时候一个百人队的游骑兵守备小小的随官屯是没啥问题了。
因为决定了把所有的银两都留给陈近南使用,张元彪在视察结束后也没了留在这里的想法,于是就在随官屯呆了一天,让妻子黄婉薇简单查阅了一下随官屯的糊涂账就开始准备南下临清,现在随官屯纸都不够用的,账本也不过是记录了一些大的开销,张元彪只能吩咐陈近南自行招募书吏设法记录,后者也是满口答应,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大胆的信任,否则只能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