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失去左帅的大金慌了

镇北王要回归的消息传到王府,着实把张秀和永嘉二人高兴坏了,已经三岁的儿子萧勤也高兴的满院子撒欢。

虽然这孩子已经忘记了萧琦长啥样,可每日两位娘亲没少跟自己念叨这老爹,想忘都没机会。

十日后,镇北王萧琦乘坐的大船,在十来艘大宋战船的护卫下抵达了上海港。

当今皇帝赵眘身为帝王自然不会亲自跑去港口迎接,不过作为萧琦的老丈人,赵眘还是派了代表自己的大臣,去迎接这位为大宋在海外开疆辟土的大宋功臣回归。

张秀也和永嘉带着儿子萧勤,一起到上海港迎接自己男人回到大宋。

萧琦回到大宋这几天中,整个大宋都像过年一样欢乐。

百姓们都觉得自己心目中的守护神回到大宋的这些时日,就是最好的黄道吉日,是受神灵庇佑的日子。

从萧琦回归大宋那天起,整个大宋迎亲的唢呐鼓乐就没有停歇过。

大宋百姓都赶着镇北王在大宋的这些日子娶妻嫁女,不想枉费了守护神在大宋的这段好日子。

对于这种情况,萧琦也感到非常意外。

心暗想:自己如果没事在大宋境内转一圈,整个大宋会不会人口暴增?

如果真那样,自己每年都要抽时间在整个大宋转一圈。

那样用不了几年时间,让自己头疼的海外占下地方缺少人手的问题,就能逐步得到解决了!

这个念头只是在萧琦脑中闪了一下,他就不再去想,因为现在大宋各种鼓励百姓生孩子的政策,已经让大宋百姓不再把养孩子当做负担。

不少地方官甚至因为每年发放给新生儿的钱粮太多,还给皇帝赵眘上书,希望皇帝能够废弃每新生一个孩子,就奖励一贯钱的政策。

说长久这么下去,早晚会有一天每年大宋的税收都会变成奖励,全都奖给百姓,到那时候朝廷国库就没钱了。

皇帝赵眘看到这封被大臣联名送来的奏折,只是想了一下就给否了。

他对这些大臣说道:

“此项国策乃是镇北王一力推行的,且镇北王如今又在海外打下了大片疆土。

这些时日,军报每每报告急需大量的大宋百姓迁移过去,将那里彻底变成我大宋的疆土!

至于国库空虚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我大宋现在每年从海外得到金银,与之前大宋的赋税相比何止多了十倍?

大宋如今国库充盈,百姓家家都有充足的粮钱,何忧之有?

以后这样的奏折不用再呈上来了,鼓励大宋百姓生育是我大宋第一国策不容改变!

你等谁再有此等想法,直接去找镇北王说去,朕不会再理会这等废话!”

下面的大臣顿时都不吭声了,他们其实也都知道赵眘说的情况。

之所以想要阻止这项耗费钱财的事情,并不是觉得这项政策不好,而是因为这项政策自打颁布之时,就直接告知了所有百姓。

每新生一个孩子,奖励一贯钱所有人都知道。

这让下面的官员没了雁过拔毛的机会,而且现在大宋百姓都愿意生孩子,每年由官府分发给百姓的银钱那就是个天文数字。

那些从小脑门上就刻着升官发财长大的各级官员,眼看着巨量的钱财从手中流出,自己却连个毛都落不下,怎么不让他们难受的抓心挠肝!

也不是没有胆大的官员克扣这些钱财,但是因为这项政策是镇北王一力推行的。

大宋百姓因为有镇北王撑腰,一反过去对官府唯唯诺诺的样子,别说谁克扣百把铜钱,少一个铜钱就去告你!

如果你们敢官官相护,弄得百姓没地方说理。

那好,老子不和你们当官的说了,老子找常胜营去!

常胜营那帮家伙一直就被萧琦灌输的理念就是:我们常胜营就是百姓养的狗,就是给百姓看家护院的。

好狗是不会咬自己家主人的,谁欺负自己主人,不用想,咬死他丫的!

在出现了几次,常胜营为百姓出头,把那些一起克扣百姓奖励的官员抓住,将口供和这些犯事官员一起送到刑部的事情之后。

再也没有官员敢向这笔奖励伸手。

开玩笑,常胜营审讯战俘的手段,哪里是他们这些细皮嫩肉的官僚承受得住的!

所以这帮家伙就开始动歪脑筋,我们得不到好处,那就断了这条路,谁都别想得到这好处。

这种事情在华夏几千年来层出不穷,后世人称这样的事情为红眼病。

不过还好,如今的皇帝一心想让自己的百姓过好日子,再加上国库充盈的不知道钱怎么花,这才没有搭理这些贪婪玩意的鼓噪。

萧琦得到这个消息,还是去探望虞允文的时候从左相口中知道的。

对此萧琦只是摇头叹息,没办法,自古官员都这种德性。

杀之不尽,如果对此管理太过严格,倒是能一定限度上杜绝这样的事情,可是又会被人称之为苛政。

反正百姓被逼急了,会主动找常胜营为他们出头,总算能让那些官员不敢做的太过,他也就没有追究这件事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琦除了隔三差五的去皇宫,找自己老丈人和老丈人他便宜老爹聊天。

就是天天去大宋铸造局,盯着迫击炮弹和炮架炮管的生产。

迫击炮很快就被造了出来,因为这玩意属于滑膛炮,不需要膛线,只要钢材合格就行。

迫击炮弹的生产更加复杂,为了运输安全,萧琦特意吩咐工匠们,要把炮弹和引信分开。

在即将发射之前,将触发引信装上炮弹再发射。

这样就对炮弹的制造工艺有了非常高的要求,最起码炮弹跟引信连接的地方都要做成标准件,这样才能使得任何一个引信都可以装到任何一个迫击炮弹上面。

只是这一条,就让大宋铸造局的工匠们研究了三个多月,才算将工业机床改造成可以在炮弹接口和引信上,都做出统一配合的螺纹。

并且将这一尺寸进行了严格规定,只要生产出来的炮弹和引信产品,偏差超过一定数值,就属于废品必须销毁重造。

随着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击炮和迫击炮弹的生产就没有了阻碍,最难的炮弹结构因为有了成熟的图纸,根本就不用在意。

就在萧琦得到了第一批一百枚合格的迫击炮弹,正要去试验场做实验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金国左帅金源郡王纥石烈志宁,于十日前病逝于燕京家中。

虽然知道这位金国左帅命不久矣,不过得到这个消息的萧琦还是心中难过,对于这个自己早期最强大的对手,萧琦还是非常敬重的。

为了表示对自己这位老对手的敬重,萧琦派出常胜营一营棹刀骑军,不带任何火器,着铠甲棹刀前往燕京代表自己向左帅致哀。

军人对于对手的尊重不会沾有钱财,那是对军人的不尊重,萧琦亲手为纥石烈志宁写了一副挽联,命人一同带去。

纥石烈志宁的死只是让萧琦失落了几天,为失去了一位可以喝酒聊天的对手惋惜了一阵之后,萧琦就再次沉浸在带领工匠们实验迫击炮的过程中。

不过让萧琦没有想到的是,金国因为左帅纥石烈志宁的死,使得金国朝堂上陷入了一片纷争,而原因就是因为他萧琦。

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的金国官员认为大宋现在无比强大,之前没有进攻大金,完全就是因为左帅纥石烈志宁和大宋镇北王又交情。

就看这次大宋镇北王萧琦,专门派出大宋一营最精锐的棹刀营,携带他的挽联来代表他悼念左帅,就知道二人关系非常好。

作为苦寒之地野旗人的后代,这些金人信奉的是弱肉强食。

他们认为大宋强大了,理所当然就会入侵并且吞并大金。

之前大宋没有那么做,就是因为大宋镇北王和左帅纥石烈志宁关系很好,因此大宋才没有进攻大金。

而现在大金与大宋镇北王这个纽带已经没了,萧琦以后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进攻大金,甚至会把大金吞并。

虽然也有金国的大臣认为萧琦不会进攻大金。

但是那些认为萧琦会攻打大金的大臣们,把这些年萧琦打下半岛拿下岛国,几乎将大宋能看到海外的地方全都拿下了。

他们用这样的例子告诉金国皇帝完颜雍,萧琦绝对不是个善人,那绝对是个战争狂人,虽然这些年大金和大宋一直维持着和平。

可那是因为左帅纥石烈志宁与萧琦关系不错,而且每当南方宋军有什么异动,大金都是派左帅前去查看。

或许大宋的镇北王萧琦忌惮左帅纥石烈志宁,要么就是这萧琦确实看重跟左帅纥石烈志宁的情谊,这才每每都使大金化险为夷。

现在左帅不在了,我们必须防备大宋进攻我们,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根本就防不住大宋常胜营那样的军队,我们要联合其他各国,结成联盟共同抵抗大宋可能的入侵。

已经被大宋强大的常胜营弄得寝食难安的大金皇帝完颜雍,也觉得这些大臣是对的,南方的大宋已经这么强大了,不可能一直这么老实的呆着,不去吞并其他国家。

最后完颜雍咬牙决定,秘密联络蒙古各强大部族和西夏,与大宋接壤的吐蕃还有大理也要秘密接触一下。

这些同样与大宋接壤的国家,不可能不像自己一样担心宋人哪天会突然进攻自己国家。

最好是和这些国家结成秘密联盟,只要大宋进攻任何一个国家,其他国家都一起围攻大宋,迫使他们放弃吞并任何一国的想法。

如果这些国家能够真正做到一条心,那么集几国之力突然发难,一下子将大宋灭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完颜雍秘密派出了多路特使,带着金国准备的礼物,四处联络起了这些国家和部族的首脑,想要结盟。

金国的这个计划非常成功,很快他就得到了西夏的回复。

西夏国主早就被大宋常胜营吓尿了,现在得知大金要和自己结盟公共抵抗大宋,忙不迭就答应了。

紧接着就是大理,大理也是被大宋常胜营这样的无敌战力给吓着了。

这些年他们一直在争论,是不是直接并入大宋算了,反正大理之前也一直都是汉家的附属,别整的以后他们像安南一样,所有权贵都被堆了京观!

现在突然得到大宋北面强大的金国,要与他们这些周边小国结盟,一起抵抗日益强大的大宋。

这让大理的国主和群臣欣喜若狂,他们一直觉得大金是可以跟大宋抗衡的强大国家,和这样强大的国家结盟肯定是件好事。

于是大理国主马上就答应下来,并且悄悄派出自己的使团带着礼物,跑去金国签订盟约去了。

倒是吐蕃的两大部族还有蒙古的几大部族,对结盟的事情并不怎么上心。

吐蕃的两大部族觉得,自己这里气候苦寒,地势极高,那些汉人不能能适应这里的气候,即便是如今的汉人强大,最多他们也就跑来掠夺一番,很快就会退走。

自己这边只需要在汉人打来的时候,迁徙到远处,等过段时间再回来,这里的地方依旧是自己的。

而蒙古各部族这时候正把注意力都放在互相吞并上,此时的蒙古因为大宋与西辽建立了通商走廊,西辽已经不再重视与蒙古通商。

再加上之前与大金和西夏交恶,长期被困在北方苦寒之地,使得蒙古各族生活艰难。

这些蒙古部落间,甚至会为了一点不起眼的物资互相攻伐,曾经有史料记载,这段时间是蒙古最混乱的时期,史称‘二十年无汗’。

这时候的蒙古根本就没有一支可以统御整个蒙古部族的大族,那些收到完颜雍盟约的所谓大部族,根本没有人对这事感兴趣。

大家都在互相攻伐,说不定明天我这个部族就被人突袭给灭了,哪里有闲心和你扯这闲篇!

不过蒙古族的乞颜部落,在接到这封结盟密信的时候,部族中一位十几岁的年轻人向族老建议,一定要跟金国签署这个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