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勋贵谋议

当这些侯伯进入成国公府时,朱纯臣连茶都已经泡好了。

这些侯伯今日一起来找朱纯臣,自然不是来闲聊的,因此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刚刚落坐,抚宁侯朱国弼冷哼一声便说道:

“陛下实在是过分,自登基以来,不管何事,从不与我等商量,甚至都不知会一声。”

“此次查抄晋商,是个人都有好处分成,连那些被杀的人头滚滚的文官们都有,可独独没我们勋贵什么事!”

“自古以来,可有这等皇帝?可有像我们这种,如同无物的勋贵?”

定西侯蒋承勋立刻接着附言道:

“抚宁侯所说不错,勋贵与皇帝,本就是为一体,皇帝吃肉,我们不说喝汤了,至少也得让我们见到荤腥吧?”

“要说皇帝年轻,可是他又精明无比,心狠手辣,连那些善于勾心斗角的文官都没有招架之力!”

“现在没有了宫中的眼线,不要说揣摩皇帝心中所想了,皇帝的任何信息我们都无从得知!”

在皇城之中安插眼线,不止是文官这么做,勋贵也是一样的,实际上,只要是有那个条件和势力支持的,都会暗中监视皇帝。

只有知道皇帝的想法,皇帝的行踪,皇帝的喜怒爱好和性格,他们才能随机应变,保全自己。

这么多年了,他们也一直是这么过来的,也是因为有这一手未雨绸缪,所以不管是皇帝还是文官,都对他们无可奈何。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这些勋贵所执掌的上直亲卫军全部被裁撤,皇城内的太监和宫女也全部换了一茬,他们已经失去了这一重要的消息来源。

年轻皇帝搞起事来完全不按规矩来,也根本没有套路可言,这样的局面,他们怎么可能不慌呢。

“本公给你们的书信里已经写的很明白了,可是又怎么样呢,你们根本不当一回事,非要等到此时才相信。”

朱纯臣像个世外高人一样坐在首位上打着谜语,好似一切都尽在掌控一般。

“成国公误会了,不是我等不相信你,而是这事实在是没必要去干,纵使皇帝不喜我等,又能如何呢?”

“这么多年了,不喜我等,甚至是痛恨我等的皇帝又不是没有过,可是最后呢,爵位不还是世袭到我们这一代来了。”

“要依我看啊,这种风险奇高的事情,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参与,顶多就是在这天启朝,小心谨慎一些,不要被皇帝抓住把柄就可以了吗!”

临淮侯李邦镇品着茶说道,在他看来,有爵位就可以了,非要去和皇帝作对干什么。

他这个侯爵,虽然说是捡来的,可他也是无比珍惜的,他还指望着给后代儿孙承袭下去呢,可不想因为贪心而玩完。

可别人的想法怎么可能和他一样呢,实际上这些侯伯们,没几个瞧得起李邦镇的。

因为都是勋贵这个圈子里的,不说知根知底,可也是非常熟悉了,要不是李宗诚自己作死,这临淮侯的爵位,怎么轮的上他这个没地位的庶子。

“临淮侯要是无胆,现在就可离去,本公必然不会阻拦,只是希望临淮侯能够守口如瓶,不要出去乱说就行!”

朱纯臣最为看重所谓的血统地位和身份,加上他本就是最高品级的国公,自带一种优越感,自然是更加看不起李邦镇。

如果不是此事太大,秉着多一个人多一份胜算的原因,他才懒得和这种庶子交集呢。

听完朱纯臣的一席话,其余侯伯不善的眼神也全部落到了李邦镇的身上。

被盯的浑身发毛,有点心虚的李邦镇立刻说道:

“诸位误会了,我也只是提一下意见而已,要干自然是大家一起干嘛,荣辱与共、荣辱与共啊!”

陪着笑脸尴尬的说完后,李邦镇的额头上汗珠都冒了出来,可见他的底气是多么不足,又是多么紧张。

朱纯臣也不遮遮掩掩了,当即直说道:

“诸位,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他不是不喜我等,而是根本看不起我等!”

“如果在这样下去,我们的存在感就会越来越弱,等到将来没有话语权,无法自保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自处?”

“在座的各位,哪个的屁股是干净的?哪个没有欺瞒过皇帝和朝廷?执掌军队时,没有吃过空响?”

“皇帝的性子你们也都知道,无需我多说,要是被他给知道这些事,你们以为,皇帝会放过我们?”

“不把我们抄家灭族,都是祖宗积德了!”

“所以我们不能在坐以待毙了,否则就会像那些文官一样,被皇帝打个措手不及,到头来,还不如猪狗!”

朱纯臣已经是铁了心要和皇帝作对了,可以说是彻底的死心了。

当初在裁撤京营和卫所亲军时,他们这些勋贵为了支持皇帝,都没有出面谏言阻拦。

原本以为,皇帝会念着他们的好,会重用倚仗于他们,可没想到,他居然将这功劳和忠心全部算在了英国公的头上。

定议漕运总兵官时,他朱纯臣明明才是最有资格、最合适的人选,可没想到,他居然派了两个在勋贵圈子里根本没有地位存在感的伯爵前去。

他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自上次被冷落,和几名江南官员交谈之后,他就已经看清了现实。

他想要上位,在这天启朝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任皇帝。

可皇帝如此年轻,必然是他死在前头,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心中所想,就只能选择和文官合作了。

但此事毕竟太过重大,现在也只是在策划当中,所以得尽量的去拉拢朝野之中的势力,站到己方来增加胜算。

如果是在一年前,这事不过稍微棘手一点而已,可惜现在已经不行了,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

皇帝通过各种手段,拉拢提拔了不少的大臣和武将,个个是执掌着军政大权。

还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和忠诚度也是非同小可,所以出手的机会只有一次,必须要一次成功才行。

想到这里,朱纯臣就开始郁闷烦躁了起来,当初自己为什么不去反对阻拦皇帝裁撤旧军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