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不欢而散

舞阳公主适御前侍卫段通的消息,很快就传扬出去,虽然还没有正式下诏书,但基本上已经确定了。

当然之所以没有下诏书,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她是皇次女,上面的长公主刘华又未婚配。

按照礼制长幼有序,做妹妹的岂可越过姐姐去。

现在,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安阳长公主身上,搞得她也很有压力。

这下子她不选个夫婿都不行了,舞阳还眼巴巴的看着她,后面刘维也十六岁了,前几天太后已经放话要为他选妃。

刘志倒不想逼她,可太后那边却给皇后施加了压力,邓猛语重心长地找女儿谈了两次。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刘华无奈只得把太后为她初步摸排过的资料又拿了过来,仔细观看。

挑挑拣拣把觉得不合适的拿到了一边,在看到来艳的名字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了过去。

毕竟他曾经当面表示过,不愿意成为皇家成员,她刘华好歹也是大汉长公主,总不可能强人所难吧。

这边她还在精心挑选,那边耿德妃也在开始为儿子筹谋。

皇子与公主不同,他们的婚姻一般都是政治联姻,家世上要对自己的前程有所助益才行。

刘维是长子,哪怕不是嫡出,也一样具有竞争皇储的资格。

毕竟大汉几百年的历史上,身为庶子却能继承大统的也不在少数,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命天子的命。

这些年来耿显在宫中的地位还算不错,当年的谋逆案,因为她的当即立断,并没有受到多少连累。

但她头脑很清醒,知道这只是个表面现象,一旦她参与到皇储之战中,这些黑历史绝对会成为被攻击的理由。

也就是说当年她那个糊涂的父亲,决定政变之时,就已经断了自己儿子的前程。

因此这么多年来,她也熄灭了那份野心,谨守本份,可刘维不这么想啊,他觉得自己一直努力上进,各方面都很优秀。

而皇后的双生子,虽然是嫡出,占着正统的名分,可自己在年龄上还是具有优势的。

而且正因为刘瑾和刘瑜是双胞胎,将来在选择上必然很会很为难,到时候竞争激烈,若自己筹谋得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来个渔翁得利。

至于另一个弟弟刘震,他压根儿就没放在眼里,那家伙连母亲都没有,本身性格又老实巴交,憨憨傻傻。

这样的人,父亲怎么可能放心把偌大的国家交到他手里。

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儿子,耿显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思,找机会旁敲侧击的劝了几回。

刘维在自己母亲面前,每次都满口答应,可一转身却依然故我。

到最后耿显也没了办法,只得听之任之,毕竟皇帝现在还年富力强,也从未听说他打算立皇储。

等再过几年,也许一切都变了。

这次刘维选妃,母子二人又出现了分歧,耿显希望他找个知书达理的普通世家女子为妻。

毕竟不管刘维是不是打算参与皇储之争,在现在的情况下放低姿态,避免被人注意和利用,才是最佳的选择。

至于妻族助力,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甚至于对方如果身世太好的话,反而有害无益。

因为皇帝摆明了很讨厌外戚专权,因此强大的外家不但起不到辅助作用,还可能会引起皇帝的反感。

可刘维却并不这么认为,自己的母亲一族已经没什么人了,如今他在朝中形单影只,没有一个靠得住的帮手。

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比一个强大的妻族,来得更稳妥一些呢?

为此母子二人争执不下,太后那边送过来的资料有三十多份,里面备选的女郎各有千秋。

有的是老牌功勋世家之女,也有的是朝中重臣的千金,当然也有一部分家世一般。

在太后的心目中,娶妻当娶贤,所以她在挑选的时候,主要是看的该女子的性情、才学和人品。

在这么多才貌俱佳的女子当中,刘维一眼就看中了袁盱的四女儿袁琳,袁盱为秘书省大学士,实权在握,又深受陛下的宠幸。

而那些老牌功勋世家的贵女,说起来身份高贵,实际上娘家却并没多少实权。

何况按袁盱如今的年龄,至少还能在朝中待个十几年,足够辅佐自己竞争皇储之位了。

至于那袁琳长相性格如何,他是全然不关心的,皇家婚姻,看的就是家世,其他的都不重要。

耿显很失望,儿子这般高调,就差把野心二字写在脸上了,偏偏还自以为是,听不进去她苦口婆心的劝告。

看来他还是太年轻了,以为自己只要好好表现,尽量让父亲看到他的努力和优秀,就会有希望。

可事实上,恰恰相反,耿显平时颇喜读书,史书上那些高调的皇子们,无一例外地下场凄惨。

这边刘维拿着袁琳的小像,立即跑到永安宫去复命,当然,他向来有些小聪明,不可能明说自己的打算。

只是将袁琳从上到下夸赞了一遍,说得他仿佛是一见倾心。

老人家自然乐见晚辈子孙婚姻和美,听罢很高兴。

“好,等安阳的事情定下来后,就马上把你和舞阳的事情,也一起订下来。

到时候便是三喜临门,皆大欢喜了,哈哈哈……”

这些日子,太后操心几个孙子孙女的婚事,忙得不亦乐乎,早把之前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眼看着她的身体越来越硬朗,刘志自然也是十分欣慰了。

当刘志知道长子选了袁氏千金时,愣了愣,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暂时压了下来。

当晚他去了给耿显宫中,询问她的意见,结果却得到了不同的人选推荐。

儿子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他这个做父亲的,也该负起引导的责任。

其实他并不反对儿子有野心,身为皇子,谁不希望能成为九五至尊。

只要手段正当,那也无可厚非,而且他很清楚,以袁盱的智慧,哪怕女儿嫁给了刘维,也不会参与到太子之争。

不过,他还是决定遵从德妃的意见,因为他一旦同意儿子取了袁琳,会对袁盱的官声不利。

哪怕他再秉公处事,在旁人的眼中,都会把他与刘维捆绑在一起。

而他不仅仅是一个父亲,还是大汉帝国的掌控者,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先为国家考虑。

因此最后他还是拍板,选择了一名六品文官的女儿,那女子名叫温婳,是个色艺双绝的女郎。

而且性格温婉大方,将来绝对是个不错的王妃人选。

刘维听到父皇最终选择了母亲推荐的人选,不由得勃然大怒,气冲冲的跑到耿显面前质问。

母子二人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耿显也因此对儿子冷了心,打算以后都对他不闻不问,免得被他气死。

不过这件事木已成舟,她也不会改变决定,生气归生气,总不能看着儿子一错再错吧。

而那边一向颇有决断的刘华,却在自己的婚事上举棋不定,总是难以下决定。

到最后干脆放弃了,挑了三个预备人选出来,让母亲和祖母来为她选定。

既然找不到情投意和之人,那嫁给谁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条件相当就可以了。

郾太后与邓猛商量了一番,又询问了刘志的意见,最后为她挑选了不其侯伏完。

伏完性格沉深大度,一表人才,乃是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官拜侍中。

刘华自己也没意见,最后便这样决定下来。

到了四月间,宫中下了正式的诏书,皇长女阳安长公主适不其侯伏完,皇次女适御前侍卫段通。

而皇长子刘维则准备迎娶一名六品文官温绍的女儿为妻。

虽然下了诏书,但要到正式的婚嫁之时,尚还需一年多的时间。

前后有三位公主和皇子婚嫁,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郾太后再也没了时间长吁短叹。

她和皇后二人,忙着给她们准备合适的嫁妆或者聘礼,其中还有无数的礼节需要完成,这一两年只怕一刻也不得闲了。

何况后面刘震和另外一位公主刘颖,两年后也到了婚嫁的年龄,应该说一连好多年都闲不下来。

孩子们的婚事都定下来了之后,刘志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心事。

眼看着又快到了夏天,今年打算从运河坐船北上,去涿郡那边看一看。

东汉时期的涿郡属于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一带,在当时便已经是重要的边境城市之一。

尤其是当年辽东还没有收回来的时候,涿郡与鲜卑各族接壤,因此成为一个军事重镇。

实际上从战国时期开始,加上秦汉数百年,涿郡都是重要的兵家重地。

后来开始发展航海之后,又在涿郡沿海开辟了一个港口,如今蒸汽轮船的试运行已经圆满结束。

邓演从印度洋,过好望角,绕行万里到达了地中海,大汉帝国与古罗马帝国,从此在外交往来上又更上层楼。

他在地中海沿岸各国拜访了一圈,极力游说他们在埃及地区开挖一条大运河,缩短与大汉的贸易距离。

此时的古罗马帝国正处于极盛时期,在地中海沿岸各国之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经过再三考虑,最终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案于自己有利,而且大汉还承诺在技术上支持他们。

毕竟大汉在开挖运河这件事情上,可是具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而且他们还有着闻所未闻的蒸汽机械,据说在抽水和搬运方面,强大无比,宛如神迹。

有了罗马帝国牵头,周围的一些小国家都趋之若鹜,紧接着邓演又派人说服了安息帝国的国王。

于是一条伟大的运河,就此动工,这是他出发之前,刘志交给他的任务,如今并没有费多大力气,便圆满完成。

这次回航他并没有另辟蹊径,而是原路返回,从好望角绕行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哪怕现在有了蒸汽轮船,速度是以前风帆轮船的几倍,但要进行如此长距离的航行,也非常麻烦。

等到他回到大汉,前前后后也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南洋做了短暂停留之后,便启程北上,准备回京师复命。

半路上听说皇帝去了涿郡,便直接过去与他汇合。

刘志也刚刚到涿郡,今年皇后忙着几个孩子的婚事,再次留在了洛阳。

而刘华与刘袖都要备嫁,也没能随行,因此刘志便只带了刚刚晋升为充容的田圣。

涿郡这边并没有行宫,刘志也不想劳民伤财,便选择了一座郊外的世家山庄。

他从五月中旬出发,沿着运河而上,每到一处都会停下来巡查一番,看一看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为了减少沿途官府开支,接待费用都是由内务府的私库支付,免得引起地方上进行攀比,浪费了人力物力。

若是因为单纯出游而导致地方财政困难,那他与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又有什么区别。

幸好他有蒸汽轮船,用不着像隋炀帝那样,征召无数美貌如花的青年女子为他拉纤。

因为是自己出钱,所以接待规格都是统一的,也不会过于铺张浪费。

当然,他也严禁举办盛大的欢迎仪式之类的活动,只需要当地的主要政府官员,以及一些名士陪伴。

除了检查当地的民生情况,顺便也会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湖光山色。

当了快二十年的皇帝,他首次感到了当皇帝的惬意之处。

如此这般,等到了涿郡的时候,都已经到了六月中旬,安顿下来休息了几天,正巧邓演也到了。

这一次,邓演为他带来了地中海沿岸的特色珠宝和奢侈品,也搜罗了许多当地的书籍。

尤其是古罗马帝国,在基础数学和建筑学,以及法律方面,都有些自己独特的优势。

因为不是在京师,刘志便没有为他举办官方的正式欢迎仪式,君臣二人席地而坐,姿态悠闲地边吃边聊。

“之前臣便听说这罗马帝国没有皇帝,只有元首,而且权力都掌握在长老院手中。”

古罗马帝国这种类似于后世民主制的作风,对于严格秉承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大汉人来说,确实十分的新奇。

不过,这也不是一般的大汉士族所能接受的,毕竟这与传统的孔孟之道大相庭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