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六章 装什么蒜?

蜀山广义上本指蜀地群山,但蜀山派的地盘却是在瓦屋山上。

所以,瓦屋山就是江湖人嘴里常说的蜀山。

若论风景名胜,蜀山与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二绝!

若讲武林门派实力,蜀山派、峨眉派外加青城派可称蜀地江湖名门大派的前三甲!

数百年来整个天下武林素有八大名门正派之说,其中峨眉、青城皆位列其中,唯有蜀山不在其列。

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但最被认可的说法就是蜀山重道轻武!蜀山十三峰近千弟子虽人人习武,但在修道上花费的精力远远多于习武!

习武不过是为了强化肉身更利于修道而已!

上山寻仙问道,脱胎换骨、证道长生,这才是生命的真义!

武功再高又有何用?得到天下第一的虚名又如何?最后还不是冢中枯骨?

蜀山派数百年来在江湖中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立独行、超然物外!

蜀山的弟子轻易不会下山历练,如果下山必定是山下有大事发生!

要么妖邪横行人间,要么魔兽肆虐百姓!

他们下山,就是为了除魔卫道!

他们几乎从来不争虚名!

武林风云榜上从来没有蜀山派高手的名字!

正因为蜀山的“不主动”,魔教才得以在蜀地东山再起!

魔教当年从中原溃败至西蜀后,先是与蜀帝搞好了关系,魔尊直接成了大蜀国师!有了大蜀朝廷的背书,魔教直接摘掉了“魔字”,成了大蜀“正统”帮派!

有朝廷在背后站台撑腰,蜀地各大名门正派只能望洋兴叹,浪费了绝佳的补刀机会,结果当时苟延残喘的魔教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接着魔尊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毅力大刀阔斧的改革,让魔教上下在蜀地彻底改头换面!

他下死令,所有魔教分子的恶习必须都要隐藏起来,在当地百姓面前要积极树立善良、正义、古道热肠的正面光辉形象,不得给自己招惹任何麻烦!

所有需要炼化的活尸、骷髅的尸源宁可舍近求远从中原搜集,也绝不染指蜀地百姓!

包括修炼魔功所需的婴儿,都是从中原盗取的!

所以很快便消除了魔教在蜀地的负面影响!

同时魔尊还特意授意魔教子弟要多做“善事”,虽然是作秀,但却很有成效!不少魔教分子主动出击,肃清了成都方圆千里的大大小小的黑道帮派,协助官府追捕江洋大盗,专门铲除那些恶名昭着的土豪恶霸,一时间人人称道,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魔教趁机四处修建寺庙及道观,广招门徒,壮大实力。

他们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慢慢给年轻人洗脑,以致最后加入魔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并且甘心为教主奉献生命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大量的年轻人不参军,不参加科考,这种奇怪的现象自然引起了蜀帝的警觉,也就有了天都派的组建。

魔教从来没把蜀山派放在眼里并不是蜀山派的实力不够,而是蜀山派历来特立独行,轻易不参与江湖事务,不发表任何意见,一门心思追求长生之道。

就仿佛是一个道人一样,每天在山上闭门打坐修炼,从来不出门,虽然他有无上神功道法、可灭天下妖邪,但他既出不下山、不出山门,对妖邪来说也啥也不是!

蜀山对魔教来说就是一头沉睡的猛虎!爪牙再锋利,也等于废物!

如今的蜀山派上下几乎都在醉心修道!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蜀山的道是剑道。

剑道不断突破便是大道不断突破!

由于蜀山派高手的精力全放在了剑道突破上,以致没人关心魔教的茁壮成长!

在蜀山派看来,魔教在蜀地已经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没必要对魔教以前犯下的恶果不依不饶、死盯不放!

青城派与峨眉派虽然一开始就感觉魔教扎根大蜀王朝必定有d不可告人的内幕,但有朝廷力保,他们也只能作罢!

由于没有遭到三大门派的围剿,魔教的残余力量才得以在蜀地迅速恢复壮大!

这些信息凤九霄在没来蜀地之前就已经了解了。

他有些意外的是,蜀山派近些年虽然不如以前那么超然物外了,但也不至于沦落到这般地步吧?门下弟子居然忽悠几个江湖莽汉打头阵,当炮灰,实在有失百年大派的风骨!

当凤九霄突然出现在唐蟠面前并和他说“聊聊”的时侯,身上散发出的滔天威压气息让唐蟠已经吓得面无人色,浑身骤然崩紧,只觉肠胃一阵翻腾,然后一股屎尿之意涌起!

唐蟠顿时一惊,连忙收摄心神急运内力强行闭住下体膀胱关隘,尿意是暂时压下去了,但屡意却难以压住,一股浊气在大肠末端横冲直撞寻求出路,出恭之处越憋越胀,再憋下去恐怕肠子都要炸了,生死关头他也顾不上什么脸面了,直接松开闸门,只听嘭地一声巨响,唐蟠的裤子被强大的气流冲得瞬间膨胀,鼓起如风帆!

这股臭屁终于释放了出来,唐蟠顿时感到全身上下轻松了许多!

凤九霄有琉璃屏蔽护体,自然隔绝了唐蟠的臭屁的刺鼻恶臭味,但唐蟠自己却避无可避直接中招,只觉一股奇臭无比的异味直冲天灵盖,险些将自己熏得晕厥过去,立刻捂住口鼻忍不住骂道:“卧槽!真特么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