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宁远军

校尉杨一兴,一丝犹豫在目光中一闪而过,继而朗声下令:“众将士听令,这几人蓄意谋害高公子,都给我绑了!”

周围的几十名士兵正欲上前动手,陆飞大声喝道:“且慢!”

“现在想求饶,怕有点晚啦!”高小福见陆飞喊停,料想他必是害怕了。

只听陆飞轻描淡写地朝周围几人问了一句:“你们还打的动吗?”

陶展一听就知道陆飞的意思,抢着答道:“飞哥,咱吃的太饱,要动起手脚来,实在是不方便……嘿嘿……”

“那我也不为难大家了!”陆飞说着,从腰间掏出一块金令,举在面前。

“杨校尉,你可认得这是什么?”陆飞的目光,犹如两道闪电,紧紧的盯着杨一兴。

杨一兴拨开左后两旁的士兵,上前一步,定睛一看,顿时吓得面无血色。

吞吞吐吐道:“啊!这……这莫不是钦差大令……您就是钦差大臣?!”

杨一兴赶紧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属下不知钦差大人在此,多有冒犯,还请赐罪!”,左右士兵更是满脸惊愕,看到自己的头头跪下了,那还用想,争先恐后的跪了下来。

“你们都是怎么了,脑子里是进水了,还是结冰了?什么钦差大臣,宁州什么时候来了个钦差大臣,我怎么不知道?哪有这么年轻的钦差大臣!”堂中只有高小福一个人站着,骂骂咧咧的,完全没有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高小福虽在宁州横行霸道了十几年,但都快三十岁了,还是个白丁一个!前几日,宁州大小官员一起迎接钦差大臣的时候,他闲着无聊,刚好去了趟象州县,今早才回来,自然不知道宁州城里多了一位钦差大臣。

陆飞看到高小福的傻样,真差点没忍住笑了出来,为了保持住自己威严的形象,连忙咳嗽了两声,对杨一兴道:“不知者不罪。但若是有人佯装不知,看到令牌还当众辱骂钦差,该当何罪?”

杨一兴吓得颤颤巍巍,冷汗直冒,结结巴巴道:“依律……当斩……”

“那还等什么呢?”陆飞眸色似雪,如刀刃般直逼杨一兴。

“只是……只是高将军哪里,是不是也要知会一声啊?”杨一兴双手伏地,头也不敢抬。

“我堂堂钦差办案,名正言顺,难道还要向你家将军报备不成?”

杨一兴心里明白,凭着一枚钦差大令,江南路自安抚使以下,文武官员皆要听从钦差大臣的差遣,有不从者,视同谋逆,夷三族。

这个罪名哪是自己背得了的呀?!连忙答道:“卑职不是这个意思。”转身对士兵道:“依照钦差大臣的指示,把高小福绑了!”

“是!”话音刚落,就见两个士兵后撤几步,转身就把高小福架了起来。

高小福本来个头就不高,被左后两个身材魁梧的士兵这么一提,就像一只被拎起来的蛤蟆一样。

“你!……你们!都要反了不成!好你个杨一兴,胳膊肘朝外拐呢!看我回去怎么叫我爹收拾你!”

“这个逆贼,实在是聒噪至极,杨校尉,你差人现在就把他押解到钦差行辕!”陆飞以命令的口吻对杨一兴道。

“是!”杨一兴得令后,转身正欲离去。

陆飞脑子灵光一闪,说道:“杨校尉,你暂且留下,下面人去就行了,我有几句话问你。”

杨一兴连忙回到陆飞跟前,恭恭敬敬地道:“大人请讲。”

“不忙!”陆飞右手一抬,示意杨一兴先坐下,又对陶展道,“让掌柜的再沏些茶水来。”

武人不讲究推辞谢让的虚仪,杨一兴稳稳地坐在陆飞对面的红木椅子上,腰杆笔直,两腿平行,双手置于膝盖处,目光平视前方,不卑不亢。

这正是大周下级军官标准的坐姿,陆飞见了心里十分满意。

“刚才这些兵,都是你带的?”陆飞问道。

“回大人,正是卑职营中将士。”

“你带的这一营有多少人?”

“卑职管带的是步兵‘丙字营’,共计三百人。”

“是吗?宁远军‘丙字营’的士兵都有如此风貌,那‘甲字营’更是如何?”

陆飞听到杨一兴的回答,心下十分诧异,方才的这些士兵,无论是从身姿体魄上,还是精神风貌上,放在东宁禁军里,都算的上是中等偏上,而在名不见经传的“宁远军”当中,只能排入末等“丙字营”,难道说“宁远军”的实力比东宁禁军还要强嘛?

杨一兴一听陆飞的口气就明白了,凝重的面色舒缓下来,“大人有所不知,卑职在带勇练兵上还是有几分自信的,我带的这营将士,虽挂着‘丙字营’的番号,但若是真刀真枪的干起来,在宁远军中,敌他两三个‘甲字营’是一点问题没有!”

“若是像你说的这么厉害,为啥你这一营还要用‘丙字营’的番号?”陆飞反问道。

“这个……这个嘛……”杨一兴吞吞吐吐,面露难色。

陆飞料到他必是有难言之隐,于是鼓励道:“杨校尉,你我都是军人,其实我并不是不相信你说的话,方才士兵的风姿我已见过,可是为什么这样的虎狼之师,却被列入‘丙等’,我实在是想不明白。此时并无他人,你不要有任何顾虑,任何苦衷,但说无妨。”

杨一兴听到钦差大臣称赞他的士兵为“虎狼之师”,打心底里是万分欣喜激动。同时,又有千般佩服,钦差大臣就看了一眼,就知道自己带出来的兵不同一般。自己这匹千里马,终于遇到伯乐了,纵是经历了万分苦楚,此刻的心情都是甜美的。

杨一兴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回大人,说来也是惭愧,卑职不是‘正规军’出身。”

“哦!”

“十年前,宁州匪患猖獗,那时候卑职还是宁州乡下的一个兽医,为了保境安民,我同几位乡绅,组织了一支团勇,大家有钱出去,有力出力,而我就是这支团勇的教头。

大家每日早晚操练,其他时间正常务农,没想到这样的杂牌兵,居然接二连三的把土匪给击溃了。

于是县令把我们光荣事迹上报到了州府里,没过多久,州府里一纸文书下来,把我们这几百人的团勇直接划入了宁远军的编制内,专门负责四处剿匪。

大家一看当兵好歹是吃官家的饭,旱涝保收,比务农强多了,于是纷纷赞同。

后来的几年,我们就辗转宁州下辖个县,把各大小山头的土匪剿的七七八八,剩下来的那一丁点儿,也被赶下海了。

我累积军功,当了翊麾校尉。但无论如何,我们这营是半道出家,算不上嫡系,打战冲在最前头,叙功列在最后头,所以给个‘丙字营’的番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