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权翼的猜测
刀架到脖子上的时候,王侨毕竟没有太多的选择,答应了配合司州军“搬迁”百姓。
刘牢之也不怕这王侨出尔反尔,因为明日吕涛等人一定会赶到的,那时候由他们把郑县的百姓全部搬迁到华阴去,正好可以解决郑县这里的隐患。
王侨既然答应了肯出面搬迁百姓,自然也不敢背后里搞什么动作。刘牢之的部队军纪严明,没有骚扰县城里面的百姓。士卒们随身带有军粮,自己将就着吃了,便在县衙和官舍等地方安歇了。
次日,吕涛和陈爽果然率部赶来了。这两人的部下虽然定位都是步兵,但是刘牢之为了这次作战,是为他们配备了战马的。不过这次他们倒不是全部骑马而来,有半数人是赶着马车,带着粮草辎重来的。
胡彬也来了。
这次入关中作战,胡彬表现的很克制,只要是没有安排的作战任务,绝不越界。连续两天没有捞到冲锋的任务,刘准和刘愿都开始有怨言了。司州军方发放赏钱就是靠作战任务和作战的缴获,胡彬这样的保守作风,让两人手下的士卒们少得了不少赏钱。不过尽管两人又怨言,胡彬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冒进。
胡彬带来了最新的作战消息:邓遐部四个军,已经出兵攻向临晋了。
胡彬并没有在郑县久留。护送粮草辎重到达郑县之后,胡彬部协同陈爽部继续向西,渡过了渭水,攻克了下邽。郑县一样,下邽上次也被刘义之“洗劫”过,所以反抗的力量并不强,胡彬轻轻松松地就占据了下邽。
这边司州军如入无人之境,秦国的朝堂上,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王猛不在,苻坚仿佛没了主心骨一般,召集诸臣商议。
秦国近些年南征北战,少有败绩。即便是“五公之乱”时,被刘义之钻了空子,朝廷也派出了大军,将刘义之死死地限制在潼关以东。没想到这一年来秦军主动出击,在潼关和河内两个方向进攻司州,不但没能打垮刘义之,反倒让刘义之在北邙山消灭了徐成两万秦军。
潼关的战事,说起来更是心酸。秦国先后在潼关投入了四、五万兵马,却始终无法前进一步。本来以为司州军手中的手抛雷数量有限,秦军用人命耗也能把他们的手抛雷耗光。没想到司州的手抛雷竟然像是无穷无尽一般,始终不曾见少。王鉴待罪立功,却伤亡无数,本来已经上表向秦主请罪了的。没想到这边的处理办法还没给出来,潼关方向刘义之又一次重创了秦军。先前接到王鉴的奏报,还只是说王统、梁成两部遭到重创,谁知道后来有骑将韦辉派来信使求救,王鉴部也同样遭到了重创。王鉴生死不明,刘义之的大军已经攻下了华阴!
仿佛历史的重演,不过这次刘义之是真真正正地打在了秦国的软肋上。秦国的全部常备兵也不过十三、四万,还要防备着西凉、仇池和塞外的匈奴、鲜卑拓拔部等敌对势力。刘义之这一年就灭掉了秦国五、六万人,现在还有王猛、邓羌的三万兵马,被牵制在河内。听王鉴和韦辉的说法,这次刘义之集结的兵力,差不多有三、四万人。如今长安附近的兵马不过三万余人,还要守卫京师,苻坚想要和刘义之决战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给事黄门侍郎权翼出列道:“陛下,刘义之虽然对我军取得了两次大胜,其总的兵力还是处于劣势,所以他们绝不敢直接攻到长安来。臣以为,这次刘义之的目的不在长安,而是与上次一样,想要掠夺关中的人口。”
“何以见得?”太尉李威皱眉问道。
这李威是苻坚之母苟太后的表哥,两人之间颇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北魏史学家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中说:“诛苻生及苻法,皆李威与太后潜决大谋,遂有辟阳之宠。”李威虽然是皇亲,不过其“雄毅厚重,权智无方”,是苻坚的重要支持力量,所以深得苻坚的信任。李威听说刘义之在潼关大破秦军的事后,深感忧虑,这时候听权翼说不足惧,不由得便问出了口。
权翼见是李威动问,不敢怠慢,忙答道:“太尉细思之。这刘义之本不过三郡之地,兵少将寡,不具鲸吞天下之力。何况刘义之行事谨慎,作战从不离本土过远。击败徐成、王鉴,莫不是如此。我秦国虽然遭遇了大败,在各地却还是有大量的精锐。只要我们能够守住长安,散居各地的将军们必然来长安勤王。那时候刘义之困顿在城下,恐怕想要抽身都难!以臣看来,刘义之断然不会如此冒进!”
李威皱眉道:“如此大事,岂能仅凭臆断决策?那刘义之纵使本来无意于长安,此时连番取胜,其野心也必然滋长。”
尚书李柔这时候出列道:“不然。灭国之战非是小事,纵使晋国大司马桓温想要攻秦,也需要准备数年的工夫。刘义之不过是偏远守将,他断然不敢在不向桓温请示便发动灭国之战。而桓温擅权,也绝不会允许刘义之通过灭国之战来提高自己的声威,威胁自己的地位。”
“李尚书所言极是!”权翼赞同地道,“刘义之部本来不过两万余人,还是去年其弟刘牢之在淮北招降纳叛,这才增加了兵力。即便如此,司州周围有燕国窥视,晋国内部还有桓温虎视眈眈,何况王、邓两位将军还有三万精兵在河内威胁洛阳。有鉴于此,臣敢断定,这刘义之绝不敢久离司州根本之地!”
李威摇了摇头,叹道:“刘义之此次的动作太快,朝廷还没有派信使通知远在河内的王猛、邓羌。他们怕是难以起到什么作用!”
领军将军苟池出列,对苻坚道:“陛下,不管这刘义之是否有意长安,我们总不能任由其在关中横行。臣向陛下请命,领兵出征,剿灭刘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