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齐聚

金镛城里,刘家兄弟正在设宴招待客人。这些客人,主要是新近投靠刘家兄弟的人,有荥阳郑氏的郑豁,上党泫氏的弓皓,河东柳氏的柳珣和弘农谈氏的谈超。除了这些客人,还有参军陈魁和将军黄势两人作陪。

荥阳郑氏自恃为世家高门,被刘义之迁徙到河南县之后,很是不配合官府的管理。刘义之一怒之下,把郑氏宗族拆分到了河南县的所有农庄里,每处农庄的郑氏族人也不过只有十几户人家。不止如此,刘义之还把郑氏的佃客们全部放为良民,分配了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因为郑氏不屑与官府合作,所以前几年,没有郑氏的族人在农庄和河南县任职。枋头之战结束后,刘义之还抽调了十几户旁支的郑氏族人回到了开封县。如此一来,郑氏在河南县的影响力大大降低了。

郑氏本以为刘义之如此作派,难以在洛阳立足,谁知道这两年刘义之拳打秦国苻坚,脚踢燕国慕容氏,竟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胜,在洛阳彻底站稳了脚跟。秦国无法攻克潼关,燕国又被刘家兄弟重创,而且听说燕国现在是慕容评掌权,朝政非常混乱,根本就没能力南下攻击刘义之。郑家嫡支的人养尊处优惯了的,这两年在河南县不能说好逸恶劳,却也没有其他人家那么勤劳,全靠从荥阳带来的浮财支撑着。照这么下去,郑氏的衰落是肉眼能看得见的。族长郑奢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刘义之的从弟刘牢之,竟然是郑氏旁支郑毅的弟子,而且与郑氏在寿春的旁支也很友善。因着这层关系,刘牢之到洛阳之后,亲自到郑奢家拜访,执礼甚恭,并对刘义之苛待郑氏而道歉。郑奢很是高兴,连忙顺坡下驴,缓和了和刘家的关系,并向刘牢之介绍了郑家这一代的几个优秀的人才,最出色的便是这位曾经在燕国出仕的郑豁。

刘义之曾经和郑豁会过面,当时郑豁没理会刘义之的征辟,这时候让郑豁上赶着去求官,郑豁多少有些抹不开面子。何况郑氏族人中,有很多都曾经在北方出仕,这样的经历会让建康的执政者看低郑氏的门户,这些林林总总的事都让郑豁心存顾虑。

刘牢之闻弦歌而知雅意,便道:“自从夫子到京师任职后,小子身边缺乏一位老师指点。若郑先生不弃,小子愿意以师侍之。”

老师算是私人幕僚,却又地位超然。刘牢之这么说,那是给足郑豁面子了,于是郑豁也就半推半就就答应了下来。

弓皓就是张蚝。

张蚝一直不肯投靠刘义之,归根结底,是因为苻坚待张蚝很好,张蚝不想与秦国为敌。张蚝虽然不怕死,却也不愿意轻易就死,所以在刘牢之许诺不需要他与秦国为敌后,他的态度已经松动了不少。

在刘牢之得知张蚝身体残缺之后,刘牢之给了他一个人无法拒绝的诱惑:“子嗣”。

“只要你效忠于我刘氏,我刘牢之便把次子给你,让他继承你们弓家的香火,让弓氏和张氏与我刘氏共富贵!”

刘牢之的承诺,击中了张蚝最薄弱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时候的荒唐和冲动造成的后果让他越来越难以承受,尤其是没有子嗣傍身。听到刘牢之愿意给自己一个儿子,张蚝再也无法拒绝,当即答应了下来。因为他不想让秦国的人知道自己投降,便改回了自己的姓“弓”,并把“蚝”字改成了“皓”字,以示与过去告别。刘牢之也敞亮,把从秦军俘虏之中遴选出来的一千五百名士兵交给了弓皓。张蚝是秦军之中的勇士,这些俘虏兵见到张蚝成为自己的军主,心中欢喜不已,对刘牢之派去的教官也不那么排斥了,训练起来十分的卖力气。

刘义之听说刘牢之为了拿下郑豁和张蚝,下了如此大的工夫,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心里不禁暗暗敬佩。这些年他一直根据刘牢之的治军,但是民政的事实非其长,所以不得不倚重刘牢之派来的“书佣们”,治理地方采用的也都是刘牢之治理农庄的那一套。他在荥阳、河南、河内这些地方打破了当地的组织,重新建立农庄,刘牢之那一套贯彻的很好。至于弘农、陈留等地,就只能维持现状,无法很好的控制。因为这一套治理地方的政策,损害了地方大族的利益,而且他大量的启用“寒人”,使得像荥阳郑氏这样的家族不愿意投靠他。

刘牢之的到来,缓和了刘义之和荥阳郑氏之间紧张地关系。在淮北一线有很多像荥阳郑氏一样在北方出仕的家族,如果刘义之和荥阳郑氏之间的关系始终如此僵硬,实在不利于刘义之消化豫州和兖州这些地方,更遑论青州了。有了郑豁的助力,刘义之相信刘牢之能够很快地掌握住淮北的这些地方。

“看来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啊!”刘义之心底暗自感叹。随着地盘的日益增大,刘义之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身边无人可用的窘迫。武将可以自己培养,基层的官员也可以让那些寒族的士人充任,但是能够协助自己掌握一州之地的人才,绝非现在的寒人可以充任的。

至于柳珣和谈超也都是一时的俊杰,只不过之前并没有向刘义之的司州官府靠拢,所以这次开矿这两家都无缘参与。眼看着别的家族吃肉,这两家却连汤都没能喝上,这两人无法忍受便走了黄势的路子,不但在新州城高价买了“房产”,还希望能在刘义之身边谋个差事。刘义之现在已经决定所有的职事,采用考试聘任,所以只给了两人一个“书吏”的职位。“书吏”职位虽低,却也算是到了刘义之的阵营之中,日后总有晋升之日,所以这两人甘之如饴。

对于刘义之来说,不管前来投靠的人抱着怎样的目的,只要他们能在自己设定的规矩内办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