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囚牢
到底该如何处置这次民乱是一个值得反复商榷的大问题。如果是叛乱,那就是十恶之首,按律不但正犯杂犯都要处斩,家族中十六岁以上的男子还要绞死,十五岁以下及母女妻妾、兄弟姐妹的家族要没官为奴;而如果是民乱,那按律……仅仅是杀人罪、故烧官粮草罪、盗窃罪。如此,杀人者、放火者、盗窃者才是嫌犯,陈晓宇也好,谢润生也罢,都不是犯人。
不管从哪个角度,这都不是一场叛乱,而是一场民乱。但蔡挺知道民乱的根源,为此,这次必要严惩谢润生、陈晓宇这样的组织者和领头者,南安才能长治久安。
周敦颐十多年前曾任南安军担任录事参军,现在是虔州通判,他对判案、宋律都极为清楚。如果真像陈晓宇说的那样,那有罪的仅仅是推倒衙墙、杀人放火的乱民,不是乡里的户长耆长。
两人意见向左,案件的管辖权在南安军而不在虔州,周敦颐最终收回自己的目光,他向蔡挺、钱顗等人叉手,礼貌的告退。他一走,钱顗还未说话,县丞陆溥已禀道:“贼人狡诈,明府当知。那朱佛佑只言禁军杀人,却未言有人唱歌。”
“唱歌?”蔡挺原本没有好脸色,闻言有些诧异。
“然也。”陆溥当日在衙门口,知道事情的经过。“彼时下官出衙门传达知县之命,乡民尚未骚动,待一妖女当众唱歌,乡民便开始骚扰……”
“妖女?!”读书人惊鬼神而远之,虔南又最多巫觋,故蔡挺有此一问。
“妖……实峒女也。”陆溥所说的‘妖’是蔑称,不是真的妖女。“峒女肌肤白皙,下官一见不忘。”
陆溥原本想强调自己所记无误,可话出口又觉得这话很是失礼。蔡挺思绪全在峒女身上,一时没有注意他的失态,他不敢置信的道:“此事竟与峒人有关?!”
“啊。”一直不言的钱顗有气无力的啊了一声,啊完想到峒人代表什么他也马上一惊,满怀忧虑的道:“如今南康灾重,秋税未减反增,必再有民乱,若峒人趁乱而起,朝廷必要放税啊。”
钱顗说到最后有些激动,治下出这么大乱子,勘磨早就没有指望了,生平都会带着这个污点。可激起更大的民乱,引起山中生蛮造反,那他就是朝廷罪人了。他如此,蔡挺则比他镇定多了,道:“南安峒人并不多,峒人不可虑,只是这秋税……”
蔡挺最后沉默。他是一个很有办法的人,可他对秋税毫无办法。秋税不是军、县自己收取,而是由军(州、府)县代收,再由各路转运使输至中央,整个流程称为上供。至宋真宗时代,各地都形成了固定的岁额,这个岁额不是地方官员可以任意减少的。
唯有等南安的奏报到了东京,相公们商议、官家钦定之后,秋税才能真正减下来。即便如此,南安到东京城两千余里,急脚递真的每日行四百里,再算上商议的时间,没有半个月消息也传不过来。
减税如此,增援也是如此。如此大规模的民乱,还牵扯到了山区峒人,不说南安军只有一个指挥的禁军,加上虔州三个指挥的禁军都不足以平叛。为今之计,最需要的增援兵力。不管是江西的禁军,还是广南的禁军——官宦世家的蔡挺,此时兄长蔡抗正在广南,任广南路转运使。江西路求救增援,广南路也要马上去信救援。
“笔墨。灯盏。”蔡挺一边抬袖一边大喊,吏员连忙送上笔墨纸张。钱顗知道他心有定策,不仅不再言语,还与众人悄悄退下,以免打扰蔡挺书写。华灯初上,秋夜渐冷,出了花厅被秋风一吹,钱顗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幸好府邸不远,他紧了紧身上的官袍,特意走快了几步。
钱顗哆嗦的时候,陈晓宇连续打了两个喷嚏。他已经不在之前那间破屋,押送他的禁军将他带到了监牢。监牢虽然也在县衙之内,却躲过了火劫,大火没有烧到这里。倒是乡民砸碎监门,将里面的犯人纵放一空。如今这空空如也的囚室,关押的正是各里的户长和耆长。
陈晓宇来到监牢就吓了一跳,他不想入内,身后禁军士兵用刀尖顶着他入内。监牢昏暗,灯笼与其说是照明,不如说是为了引路,他只能跟着前面的狱卒走。嗅着刺鼻的霉臭,沿着坑坑洼洼的前路,又因为身高更高,高处的蛛网全缠在他头上,这一切都让他很不舒服。前面的灯忽然拐弯,跟过去的陈晓宇才发现有个角落豁然光明。
“姓名?”油灯明亮,灯下几个狱吏,还有一张烧焦的书案,负责书写的贴司淡然地问来人姓名。
“姓名!”陈晓宇看这模样知道自己真要入狱了,一时呆怔。身后举刀的士兵见他不答,刀尖向前一刺的同时喝了一声。
“你!”刺痛的陈晓宇马上回头,周围狱吏忙把他架住。
“可是要打一顿杀威棒?”坐在书案上的贴司用土话问了一句,眼睛鼓鼓的瞪着陈晓宇。刀架在脖子上的陈晓宇已无从挣扎,他思索之后想起杀威棒是什么东西,这个词来自于《水浒传》。
“姓名?”贴司对架住陈晓宇的狱吏挥挥手,示意他们放开犯人。
“陈……朱佛佑。”陈晓宇气势一泄,不甘中说出了名字。
记录姓名、年龄、家庭住所,然后搜查身上有无金刀、酒水、纸笔、钱物、瓷器等物,最后便是带盘枷了。盘枷沉重,由狱吏从身后抬来,陈晓宇发现时打开的盘枷血盆大口般的就要将他吞噬,他再一次反抗,吼道:“我冇罪、我冇罪!”
狱卒带盘枷显然很有经验,即便犯人反抗,盘枷也还是套中了脖子,紧紧闭合。先是铁片,再是麻绳,枷身牢牢绑紧,待贴上一张写字的纸片,他在狱卒的推搡中押入了囚室。囚室的两边,先他一步应符而来的户长、耆长早在里面等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