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呜呼哀哉兮,怜抗胡英雄
许攸接着道:“对我们战略影响大的是柯比能的五万多鲜卑军。这支狡猾的军队,飘忽不定,四处流窜,牵制了我们十五万以上的兵力,而且一拖就是八个月。可以说正是这支军队,扰乱了我们的全盘计划。
柯比能这支鲜卑军,是一支很不寻常的军队,军队装备了非常好的盔甲和武器。
据并州传来的消息,这支年队在叛乱时,攻破了雁门郡的军备库,抢空了雁门郡的军备。
良好的装备加上鲜卑人的勇悍,使得这支军队的战力丝毫不逊于我军。
再加上柯比能此人非常狡诈,战法灵活多变,如果张合和韩猛依旧采用围追堵截,处处设防,这种打法,恐怕再给他们十万大军,也奈何不了柯比能。”
审配不服气地问道:“那许子远你可有更好的办法?”
许攸得意地说道:“很简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可破之。”
袁绍忙问道:“何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请子远明言。”
许攸道:“柯比能的战法,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运用到了救致,我们处处设防处处被动,不如也学柯比能的战法,派一支大军去柯比能的鲜卑山老家……”
“妙啊!”袁绍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大声道:“子远大才,真吾之良平也!”
于是袁绍传令,让韩猛领五万大军进入鲜卑草原,用飘忽不定的战术,到处剿杀鲜卑人。
这样一来,柯比能立即就陷入了困境,得知老家被袭,很多鲜卑战士便归心似箭。只有来自并州的两万人,因草原上并无家眷,士气才不受影响。
柯比能不得不选择退兵,去尽一下自己这个“鲜卑汗”的责任。
如此一来,战场形势就出现了变化:以前是柯比能用五万人拖着了袁绍十五万人,现在是韩猛用五万人拖着了柯比能五万人。给袁绍节省了十万兵力。
事后王嵩得知此事,也盛赞许攸的才华,一个战略的调整,就为袁绍节省了十万兵力,这就是“胸有十万甲兵”吧。
原本的历史上,曹操因采纳许攸计之而取得了三国最具决定性的官渡之战的胜利,袁绍也因失去许攸而在官渡之战中惜败曹操。依王嵩评价,王嵩认为许攸足可挤身一流谋士之列,只可惜因直呼曹操“阿瞒“之名被曹操暗中指使人杀害了。
如今,袁绍釆用许攸的计谋,使自己节省了十万兵力!
袁绍将十万兵力调到易京,日夜强攻,与公孙瓒拼消耗,下决心要将公孙瓒歼灭在易京城里,毕其功于一役!
易京城里的公孙瓒,早已不复当年英雄,见袁绍又增兵十万,非常惊惧,便与公孙续和亲信何当商议对策,公孙续进言道:“外无援军,则最坚固的城池也总有被攻破的一天。现在将士们的士气很是不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想想别的办法。”
公孙瓒点了点头道:“诸侯之中,现在能救我们的只有王嵩一人,但王嵩与袁绍有公约,五年停战还欠一年未到,而我们恐怕坚持不到一年啊。”
何当道:“依末将看,世人之所以遵守约定,是因为违约的代价高于守约的利益。只要给予王嵩足够的利益,王嵩未必不肯出兵相助。”
公孙瓒道:“若是我以代郡相让,王嵩会不会违背与袁绍的停战公约出兵?”
何当道:“也许王嵩会动心,也许不会。不如干脆将代郡和上谷郡两郡划给并州,这样王嵩就肯定会出兵相助了。”
公孙瓒想了想,咬了咬牙道:“就以这两郡换取王嵩出兵,但前提是,王嵩必须协助我,将袁绍赶出幽州!”
公孙瓒实在被袁绍打怕了,如果不是不相信袁绍的人品,让他投降做一个富家翁,他都是非常愿意的。可是想到韩馥的下场,公孙瓒对袁绍的人品完全不抱任何幻想。
见大家都认为只要以两州之地相让,王嵩便会出兵,公孙瓒毅然决然地给王嵩写了一封信,称自己愿意以两州之地相让,请王嵩看在多年的情谊上,快点出兵来解易京之围,以后共抗袁绍。
信写好之后,公孙瓒拜托亲信何当负责潜出城去送信。
谁知何当早就对公孙瓒失望透顶,不想再为公孙瓒卖命,反而想用这封信换取一场富贵。
在潜出城之后,何当直接将信送给了袁绍,袁绍厚赏了何当,拜何当为宣威将军。
十几天之后,袁绍让何当潜回易京,诈称王嵩令张燕领十万大军来援,大军已经昼伏夜行到距易京城百里之内,隐藏在山谷之中。
公孙瓒大喜,又派何当潜出联络张燕,约定双方以火为号,一起发动,夹击袁绍。
何当再次潜出后,将公孙瓒的全盘计划告诉了袁绍……。
于是在三天之后的夜晚,袁绍设下埋伏,在城外燃起大火,装成被人大举进攻的样子。公孙瓒以为张燕领大军来救,立即点起大军出城欲“夹击”袁绍。
袁绍派文丑率一万士卒来拦截公孙瓒,被公孙瓒十几万大军轻易“击溃”。
文丑拼命打马逃窜,公孙瓒紧追不舍。袁绍见公孙瓒进入埋伏圈,命人敲响战鼓,四周立即亮起无数火把,近三十万大军将公孙瓒十万军队围在中间。
公孙瓒一见中伏,不敢再战,连忙带人往回冲杀,袁绍则让手下将领不断地堵截公孙瓒的溃兵,然后圈起来招降。
待公孙瓒逃回易京城时,跟在身边的将士不到三万人,加上留守的将士,也才五万多人。
公孙瓒的大儿子公孙续和从弟公孙范,也都死于乱军之中。
五万人马无法防守庞大的防御工事,公孙瓒只好退守土山。
郭图向袁绍献穴攻之计,挖掘地道直至易京楼下,然后在易京楼下放起了大火。
绝望的公孙瓒拒绝了将士们的救援,用宝剑亲手杀死了妻妾和幼子之后,在易京楼的大火中自尽而亡。
幽州兵全部弃械向袁绍投降。
一代抗胡英雄,就此谢幕!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