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寇相的意见

刘娥知道张俊平很受赵恒的信任和喜爱,可是没想到,张俊平在赵恒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

连挪用军需物资这么大的事,赵恒都只是笑骂一句,张俊平给他惹麻烦。

凡事都有两面性,事物本事没有好坏,区别在于看待问题的人是通过什么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所以,刘美挪用军需物资,三大权贵家族拿军需物资去救济百姓,有人说好,有人骂娘。

“这件事寇相怎么看?”

“寇相,那刘美仗着圣人和陛下的恩宠有些太过肆意妄为了,连军需物资都敢动!这件事绝对不能轻饶!”

“那刘美动用军需物资,也是为了救灾,更何况高,杨,曹三家是拿钱购买的军需棉服,四十万贯钱,一分不少的移交三司,我不认为这有何不妥!”

寇准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面带微笑的听着一众大臣在哪争论不休。

这里不是政事堂,而是寇准的府宅,一众以寇准为首的大臣,在知道高杨曹三家拿棉服救灾的事情之后,跑来找寇准商讨方针。

等大家的争论停下之后,寇准才淡淡问道:“各位,可还记得我等为官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上报朝廷,下安百姓!”

“为民请命!”

“呵呵!尔等既然还记得为官的目的,那么这件事又有何可争论?”寇准抚须笑道。

“寇相公的意思是这件事不追究?”

“挪用军需棉服,虽然有违国法,可终究受益的百姓,是那些衣食无着的灾民,而朝廷也没有因此收到损失!

所以,这件事不光不追究,一旦官家责问下来,我等还要替那刘美,还有高杨曹三家分说一二!”寇准语气轻缓,但是不容置疑的说道。

此时,应该是寇准声望最高的时期,可以说是巅峰时刻。

说出来的话,自然没人反驳。

有人可能会说,寇准早就到了巅峰,早在檀渊之盟之前,寇准就已经是宰相。

其实,声望有时候并不是单看地位,尤其是文官,檀渊之盟以前,寇准虽然是宰相但并不能说是巅峰。

只能说是官位到了巅峰,而声望远不如现在,被贬之后,又被起复,破而后立才达到真正的巅峰。

寇准被起复,重新担任宰相,可以说是满朝欢呼,开封府的百姓知道这个消息,都像过年一样,四处奔走相告,欢呼庆祝。

此时的寇准,以一人之力就镇压的朝堂上的魑魅魍魉不敢抬头。

说一言九鼎,一点都不过分,当然,盛极必衰,寇准此时的巅峰,也注定了会再次被贬。

因为,寇准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威。

如今,寇准定下了针对此事的章程,其他人自然不再多说什么,纷纷躬身应是。

……

四大粮商离开张府,并没有分开,而是一起来到李家。

“去把西城的刘铁匠请过来,还有王铁匠,孙铁匠他们也都一块叫过来!”李有财一进门就吩咐管家去找铁匠。

李家虽然没有自己的铁匠,但是都有相熟的铁匠铺。

李有财四人没有急着去商讨如何开展生意,如何分配市场,而是先把铁匠找来,验证一下张俊平的制造方法是否可行。

当然了,还有就是这一套炉具制造成本是多少,也需要和铁匠进行交流。

他们四人并不怕,铁匠会把炉具的制造方法传出去。

他们四大粮商能有今天的地位,可不是什么和气生财,诚实守信那一套,而是狠辣手段。

往日可没少用人命祭奠汴河,五丈河,金水河,蔡河等开封府四河龙王。

只不过遇到了更狠,更不守规矩的张俊平,才会吃瘪。

很快,三名铁匠就被管家请到了家里。

“见过李员外,周员外,马员外,孙员外!”

“刘大匠,张官人让打造的炉具,一套需要多少钱?一套需要多长时间?”

已经接到张福通知的刘铁匠,自然不会隐瞒,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禀四位员外,打造一套炉具需两天时间,四贯足钱!”

“用铸造之法制作炉具,是否可行?一套炉具有需要多少钱?”

“张官人所说的铸造之法,小的思想了一番,确实可行!

如用铸造之法制作炉具,只要有足够的模具,小的师徒四人,一天可铸造五套炉具!

费用的话,三贯足钱便够了!”

“啧啧!”李有财砸砸嘴,对刘铁匠的话不太满意。

主要是不满意价格,一套炉具要三贯足钱,这价格实在太高了,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

这可不是李有财心善,为普通百姓考虑。

而是,炉子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意。

李有财四人经商多年,还是很有一些眼光和头脑的,很敏锐的抓住了重点,那就是,真正赚钱的不是炉具,而是蜂窝煤生意。

“刘大匠,用铸造之法制作炉具,也要这么多钱?”

“回周员外,王大匠,孙大匠都在!

小的岂敢欺骗四位员外!

实在是一套炉具需要六十斤铁,现在生铁一斤就要四十文钱!

加上熔炼生铁所需要石炭,人工三贯钱,小的一文没有多要!”刘铁匠赶忙躬身解释道。

“刘大匠,我们并不是说你欺骗我们,多要钱!

实在是,一套炉具三贯钱,这开封府的百姓使用不起啊!

想来刘大匠也知道,张官人让你打造的这套炉具,颇为神奇,用它之后,可烧石炭,屋内不仅比烧火盆暖和,还没有异味!

如果我开封府的百姓都能用得起,这冬天能少死多少人?

刘大匠,如果能想法把价格降下来,这可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李有财和颜悦色,一副悲天怜人的表情对刘铁匠说道。

佛教在唐朝就开始兴盛,修今世因,得来世福报,也就所谓的积德的说法,在民间还是比较盛行的。

“这……”刘铁匠有些心动,心里思考着如何降低价格。

“李员外,想要降低价格,唯有降低炉具用铁量!

只是这样一来,这炉具的质量就没有办法保证了!”

“难道就没有既保证质量,又降低价格的方法?”李有财追问道。

此时李有财的人设是良心商人,自然不会说,老子只要价格低廉,要什么质量?

质量差,用两年就坏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