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加工粉笔(盟主加更3)

吃完饭,张俊平让他们去休息,到末时三刻再去书院读书。

弟弟妹妹们去休息了,张俊平却是不能休息,他还要处理府上的事物。

偌大一个张家,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有些管家可以处理,有些只能他这个家主来处理。

“阿贵!你去看看禄伯在不在府里,请禄伯过来一趟!”张俊平对张贵吩咐道。

“不知郎君有何吩咐?”张禄很快来到书房。

“禄伯,麻烦你安排人去市场上看一下,有没有大块的青石板,多买一些回来,要一丈见方的,越大越好!”

“喏!”

张禄虽然不明白张俊平干什么,但还是答应下来。

张禄很清楚,作为下人,不需要明白太多,让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才是硬道理。

“还有,按照这个配方,找工匠制作一批粉笔出来!”张俊平在纸上写出制作粉笔的配方和制作流程,交给张禄。

“郎君粉笔是何物?”

“等做出来,禄伯就知道了!”张俊平笑道。

上午上课,张俊平感觉很不方便,自己要现在桌子上写完,然后在贴到墙上给大家看,给他们讲解字的结构。

然后弟弟妹妹们在根据自己写的在纸上学着写。

这样学习写字,太费力,也太费钱!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用青石板教学,好处可大了去了!

张俊平可以用粉笔在青石板上写字,给大家讲解,弟弟妹妹们也可以用毛笔沾水在青石板上学写,练习。

下午。

“现在我要教大家的数,什么是数,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可见,古代的文人,也是要学习骑马,射箭的!

下面我要教给大家的就是君子六艺中的数!”

“0,1,2,3,4,5,6,7,8,9”张俊平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0到9十个数字拿给弟弟妹妹们看。

“大哥,这是什么字啊?怎么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张俊辉举手问道。

有问题举手,是张俊平上午刚刚给他们立下的规矩。

“这就是数,是一个印度人发明的!用来计算,记录非常的简便,比咱们的数要简单很多!”

“大哥,什么是印度人啊?”

“印度是我们大宋西方。丛山峻岭以西的一个国家!那个国家里,信奉佛教!

在前唐的时候,有一个叫玄奘的和尚,为了钻研佛教学文,在贞观元年的时候,穿越丛山峻岭,一路向西,行走了五万里路,最终抵达了一个佛教兴盛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印度!”

“哇!五万里路,那得走多久?”

“玄奘大师用了四年时间才到达印度!

好了,佛教的事情咱们就说到这里,你们只要知道,这些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就行了!

我们接着来学习这些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等你们都学会了,我再教你们加减乘除!”

十个数字,自然是简单,很快七个弟弟妹妹就全部学会。

“1+1=2

1+2=3

1+3=4”

等他们学会了十个数字的书写,张俊平又从简单的加法开始教给他们。

没有教多,下午只是教给他们十以内的加法。

晚上,则继续教他们太祖长拳。

一早一晚习武,然后半天学文,半天学数学。

晚上带着弟弟妹妹练完太祖长拳,让他们回去休息之后,张俊平则在书房,开始撰写文章。

张禄做事还是很麻利的,一天时间,就找来了十几篇当朝大佬写的文章。

宋朝的科举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州试,省试和殿试。

过了省试就是进士,便是有了官身。

科举考试主要考经义,策论,诗赋。

其中策论是分开考的。

按照张俊平的理解,经义类似于后世的阅读理解题,对经史子集中的某一段文字进行评论。

论,这相当于命题议论文,根据考试要求,评论经史记载的某个典故或某一位历史人物。

策,则相当于后世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对某一时事,发表见解,以及如果是自己,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诗赋就是作诗作词了。

诗赋考试,到宋朝后期已经取消,只是现在,真宗皇帝时期,还没有取消。

不过,对于张俊平来说,诗赋是最简单的。

有道是,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满脑子唐宋元明清的诗词歌赋,还用担心这个?

唯独是策论这一块,比较麻烦。

策论这东西,主观性太强了!哪怕你用华丽的词藻堆砌,如果核心观点不被主考官认可,也别想拿到高分。

所以,张俊平才会让张禄去寻找当朝高官的文章,拿来研读,了解他们的从政理念。

然后根据他们的思路,来练习撰写策论。

作为培训中心的老板,一直都坚信,考试是有窍门的,只要抓住窍门,考试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除了背诵四书五经,模仿当朝高官的文章之外,张俊平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写书。

出书立传,是每一个文人都渴求的成就。

张俊平打算出的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

这是一部宏伟巨著。

可是帮他赢得大量的名声和大量的金钱。

一部三国演义写出来,应该能够超过司马光的砸缸和斩蛇。

后世对司马光众说纷纭,不过,在张俊平看来,砸缸和斩蛇,都是为了出名,有人特意宣传,这和后世的炒作,立人设一样。

这个时代,比后世更加注重名声,后世有了名声就能赚钱,于是大家为了出名,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这个时代,出名不光可以赚钱,还能当官,炒作一下砸缸和斩蛇也么什么稀奇的。

只是在张俊平看来,这些手段还是太粗糙。

不如他随手写几部名著,做几手诗词来的便捷。

就如同他当日高歌杀人一样,也是一种炒作,出名的手段。

白天带着弟妹习武学文,晚上读书写作,日子过得简单而又紧凑。

第三天张禄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教书先生,虽然没办法重开书院,可是教书弟弟妹妹还是可以的,张俊平也有了一些空闲。

教书先生姓李,叫李温书,是一名三十多岁的书生,已经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只是都被挡在了省试这一关,只能靠教书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