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征兵要求
“我愿意参加!”
“跟他们拼了!”
“我也参加!”
“算我一个!”
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冯儒彬的嘴角微微上翘着……
政治思想工作若是做通了,下面的工作就方便开展了!
招呼着几个人搬来两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让孙如仅将事先准备好的登记簿展开,松江府团练征兵大报名在上海码头如火如荼的展开
短短两个时辰,便有将近一千人报名!
“月俸八两?”报完名的码头工人喜上眉梢
八两的月俸在咸丰时期绝对属于高薪。
八两的月俸,即是家里只有一个劳动力,养活一家六口人也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如此让人咋舌的月俸,平常的百姓是想都不敢想的……
……………………
“少爷,每人月钱八两是不是有点多啊”王大柱一脸肉疼的望向冯儒彬
王大柱的话其实也可以理解,咸丰时期的八旗绿营大爷们月俸才二两银子
曾国藩的湘军在最阔绰的时候普通的兵士也无非拿到四两银子的月俸。
而冯儒彬一出手就给出了月俸八两银子的高薪,王大柱感到心疼也是很正常。
“弟兄们跟我们干团练,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着刀头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给他们多一点月俸也是应该的!”冯儒彬没有一丝犹豫。
高风险自然要有高收入
“可是”温常勇在一旁道:“能看的出来,来报名的百姓们都是自愿参加的。其实就算兄长少发甚至不发月俸,只要有口饭吃,想来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是啊,是啊”王大柱也随即应和着:“码头上的弟兄们拼死拼活,一个月也只能拿到四两月钱,这……”
“常勇兄”冯儒彬停下脚步,缓缓道:“你要知道,热血毕竟只是暂时的。没有草料,再好的千里马也会累死;今日百姓们义愤填膺,明天就可能鸟走兽散。”
没有物质基础,空喊号子,只能获得暂时的人心。
人心会变的,很快,也很突然。是那种突然起来令人猝不及防的转变。
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乡土情怀,保家卫国也只能让团练在松江府驰骋。
冯儒彬的志向自然不在眼下这小小的上海城或者松江府,就连整个江苏省都容纳不下冯儒彬的那颗雄心!
“可是这将近一千人,每月的月俸就要八千多两,其中还要选拔十夫长等官职,再加上每月的伙食,每月恐怕需要万两以上的银子”孙如仅翻看着手中的征兵名册,脸上露出一丝忧虑。
冗兵冗费,冯儒彬自然不会重蹈千年前的覆辙……
冯儒彬顿了顿,道:“我们要练就的是一支精兵强将,必要的筛选还是需要的。”
“二弟,三弟,练勇的选拔就由你们俩负责。要求嘛……”
“五不收”
“家中独子者不收”
“身残体弱者不收”
“年老齿幼者不收”
“在官府衙门中任过职者不收”
“偷奸耍滑,有犯罪记录者不收”
“三收”
“背井离乡者收”
“憨实庄稼汉者收”
“与官府、暴匪有仇者收”
“三收五不收”是现下冯儒彬根据目前的局势提出的征兵要求,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相信在现阶段来说一定是最合适的!
孙如仅与温常勇相视一眼,两人似乎在用眼神交流些什么……
“记住了吗?”冯儒彬转身,一脸信赖的看向孙、温二人。
“记住了”孙、温二人一脸坚定的望着冯儒彬。
“那要招募……”孙如仅道
“一营,五百人!”冯儒彬思忖片刻,道。
按照目前上海县的财力,想在三个月内拉起一支能战的团练队伍,五百人确实已经是极限了。
上海县在晚清咸丰时代的确是比较富庶繁华,就连现在远在湖南和太平军纠缠的曾国藩都上书力陈上海的重要性,毫不避讳的溢美称上海是“天下膏腴之地”。
但是上海毕竟只是一个小小县城,土地百姓有限。再加上现在的上海还没有真正的得到开化,其实属于半开化半封建的状态。想要短时间内聚集起大量财富恐怕有些难度。
更重要的是,冯儒彬想要练出的团练是清一色的火器装备的近代军队。
战斗力一定要比现在稍有起色的湘军和几年后强势崛起的淮军有着云泥之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冯儒彬一直对科学技术的力量深信不疑
火器装备现在国内肯定造出来,就算造出来,出自晚清黑心官僚的手里,冯儒彬也是不敢用的,所以现阶段他只能向西方列强购买。
价格上……
冯儒彬已经做好被宰的心理准备了
“传教士洛魏林这会儿应该有消息了吧……”冯儒彬皱着眉头道。
……………………
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冯儒彬为了显示诚意,已经在租界的一家不起眼的茶楼中等了半个小时。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还真够刻板,早一分钟都不肯。
冯儒彬微笑的对着传教士洛魏林挥着手,用着尽量简洁的英语道:“Here!Sitdown!”
想了想,又加了句“please”。
英语不好这事冯儒彬在上辈子不知被经理翻来覆去骂过多少次……
“冯,我知道你的英语不好,所以我今天特意带了一个汉语翻译,你今天可以用汉语来答。他叫崔德林,来自英国汉堡!”传教士洛魏林一脸的坦诚
“汉语翻译?”冯儒彬冷笑,原来传教士也会撒谎。
就算冯儒彬对于十九世纪世纪欧洲的历史不太了解,但起码的穿衣礼节自己还是知道一二的。
很明显,传教士洛魏林口中的英语翻译一定是一个不凡的大人物。冯儒彬猜测可能是英国驻上海的领事一类的官员。
既然是谈生意,自然是各自保持几分神秘为好。
况且自己也的确不喜欢在中国的地盘说着外国的语言
冯儒彬按照西方的礼节热情的和这位初次见面的“翻译官”握了手。
坐定,冯儒彬微笑的示意道:“洛魏林神父,很高兴能再次见到你,我前几天跟您提到的枪支的事情……”
“哦!冯,今天来我就是和你谈这件事情的”传教士洛魏林与汉语翻译崔德林对视一眼,道:“我们的公使大人对此很感兴趣。也想和冯你开展合作,只是……”
冯儒彬心下一沉,直觉告诉他,无论是英语或是汉语,一句话中如果有转折,那前句的意思可以忽略,重点一定落在后面。
“怎么了?”冯儒彬装作一脸的惊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