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馒头是棵救命稻草
杜少清说干就干,在家里找来了一些自家酿酒剩下的酒糟汁,大唐这个年代因为全国缺粮食,所以国家规定粮食酿酒是犯法的,不过百姓饮酒由来已久,多以山上野果子自家酿些浊果酒,杜少清家开客栈的,这浊酒自然少不了,酿酒也会产下酒糟。
而想要做馒头,在这个没有发酵粉的年代,就只能用传统的老面做面引子,需要用面粉兑上酒糟汁、水,混合在温热的环境中发酵四小时才能做出老面。
晚上杜少清搂着孩子躺在榻上,累了一天的小姑娘也困了,很快就被哄睡着了,看着小丫头睡的香甜,时不时还皱一下小眉头,杜少清猜测,可能是做梦想妈妈了,同时心中更加疑惑,这孩子的母亲到底是谁?去了哪里?
同一时间,长安城皇宫,皇后的寝宫立政殿里,正在陪护病重母亲的公主从睡梦中惊醒,一下惊坐了起来。
旁边的母亲长孙皇后也被惊醒,慈爱的开口问道:“是做噩梦了吗?有什么心事可以跟母后说一说,不要自己一个人憋着,会伤害身体的。”
公主按住也要起身的母亲,开口赔礼道:“让母后担忧了,孩儿无事,不过是个梦罢了,母后身体要紧,快些休息吧。”
随后公主也再次躺下,母女二人沉默了片刻,皇后叹息一声开口问道:“你是我亲生,我怎会不了解你的性子?有什么事情跟我这做娘的说一说,娘不能害你,五年前那种事不会再有了,我跟你父皇早就后悔了。”
皇后已经自称娘了,想说些贴心话的,可是等来的却是几声微鼾,公主已经睡着了,或许是装睡,可即便是这样,皇后也只能长叹一声,没有叫醒女儿,无声的黑暗之中,公主眼角一滴泪水滑过。
杜少清哄睡了孩子之后,自己一个人悄悄起身来到了厨房再次忙活了起来,时间已经快到午夜了。
看着盆里不大的面团,上面还裂开许多缝隙,杜少清知道成功了,天助我也,这就是一团发酵好的老面。
随后他再次取来面粉,这次量更大,足足五斤,跟这团老面加水混合,再次发酵四个小时,如果这五斤面粉让三婶看到,肯定心疼坏了,万一没做成,这不是浪费粮食吗?
杜少清思绪万千毫无睡意,就这么焦急的等待着馒头二次发酵,能不能研制出馒头就看这一次了,如果不成,那是没时间给自己试验第二次的,因为明天如果拿不出馒头,店铺就要被田老爷收走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漫长的四个小时之后,杜少清看到了满满一盆发酵好的面团,心中大喜,成了,接下来就是捏成一个个馒头然后上锅蒸了。
就这样一直从深夜忙到了第二天一早,杜少清一夜没有合眼,已经熬出了两个黑色眼圈。
黎明时分天刚亮的时候,算着时间差不多了,撤去了柴火,然后起身一把掀开了蒸笼,一阵雾气蒸腾过后,笼屉上是一个个又白又圆的新鲜馒头,杜少清哈哈大笑,成了,成了!
“爹爹,你在做什么呀?这是好吃的吗?萱萱饿了,好想吃呀!”原来小姑娘虽然小,可已经勉强学会了穿衣,不过似乎是忘记穿鞋了,光着脚丫就跑到了厨房里面。
这边看着刚刚掀锅的馒头,闻着那诱人的麦香味,杜少清已经看到小丫头嘴角的口水了,看来这也是个小吃货呢。
上前抱起了女儿,然后也不管洗没洗脸了,拿起一个馒头递了过去,“来,尝尝爹爹的手艺,这就是昨天说的,比面饼好吃十倍的东西。”
小姑娘盯着馒头连连点头,随后两手抱住猛地咬了一大口,接下来就一直在听她不断的嗯嗯嗯了,眼睛眯成一条缝,看来是好吃的说不出话来了。
“我帮你把鞋子穿上,然后你去三爷爷家,把三爷爷一家都叫来吃早饭好不好?”
杜萱萱很爽快的就点头答应了,要不是杜少清强按住帮她穿上鞋子,估计她还要光脚跑过去呢。
不多时三叔一家人就来到了客栈后宅,脚步最快的是堂弟杜少明,看到杜少清的形象之后哈哈大笑,“大哥你这是干什么?什么时候你还会医术了不成?这团绿粑粑一样的东西是治你的脑袋吗?”
“去去去,别捣乱,这是昨天我自己采集来的消肿草药,看着不雅却见效最好,一忙起来忘记拿掉了,小孩子懂得什么?”
“啊?你还真的懂医术啊?看来爹爹说的真是没错,读书多了就是好,就算没有了客栈,你去行医也饿不着的。”杜少明有些羡慕的说着。
可是杜少清却没有喜色,前世的他家里世代行医,他也自幼学习医术,并且很有天赋,年纪轻轻就被国内许多前辈看好,誉为百年难得一遇的中医天才,可惜年少成名遭人妒,后来就遭人陷害,家里花大力气保住了他,因此他才去独自登华山,后来出事穿越。
有了上一次的痛苦经历,杜少清已经厌倦了行医济世,所以在这一世,他本就没想着再靠医术吃饭。
“哈哈,大郎起的真早,昨天老叔我走运,不仅猎到了两只雉鸡,回来的路上竟然猎到了一只上好的赤狐,那张狐皮肯定能够卖个好价钱。”跟着进来的三叔笑道。
抱着萱萱走进来的三婶不解的问道:“大郎你这么早叫我们过来,不会就是着急说你那纯白面的事情吧?”
“哇,大哥,这个馒头肯定很好吃,这个味道闻一闻就流口水呀。”原来最先进去的杜少明已经发现了馒头。
“你那是到饭点了饿的,快些尝尝。”
杜少清给三叔三婶每人拿了一个,二人手上一捏,还真是神奇,什么东西这么松软?试着咬了一口,两人都是眼前一亮,好东西,绝对好东西,这是那粗面饼不能比的。
三叔大喜道:“大郎,有了这个好东西,肯定比面饼好卖,这下咱们的面饼摊不用关门了。”
“不过,你这个东西别人会不会做?而且我听你三婶说过是纯白面的,恐怕作价不低吧,如果是这样,那就难说了。”
听着三叔的话,杜少清笑着解释道:“三叔,这是秘方做成的,除了我知道,别人都不会的,不怕他们再抢生意。
而且这馒头可是我精心比较制作的,一个馒头所用白面跟你那粗面饼白面用量一样,但是蒸出来的个头却大一些,所以我们不用再一文钱卖四个了,这次我们一文钱卖三个,这么好的东西,肯定好卖。”
真的?三叔惊呼一声,有些难以置信。
大唐时期的物价水平,对比现代,大致就是当时的一文钱顶现代的四块钱,而大唐的一千文是一贯钱,也等于是一两银子(此处只说官方报价,不说黑市交易一两能抵一千一百文等等,本书全都用这种经济换算,请大家不必较真。)
“这个是秘法,你一个足不出户的书生怎么会知道的?大郎,咱们就算再穷也不能昧着良心干坏事呀。”三叔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