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黑风之人
大殿之内。
一袭练功服装的韩席于上首,下方季淘及掾夫、张柏等人恭敬而立。
与以前的繁忙而劳累不同,今日的议会气氛颇为严肃及愤怒,因为一直以来颇为顺利的发展,如今却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这件事发生在十日之前,地点位于赵国太行山一带。
半年多以前,因为秦灭韩国之缘故,季淘提出收寻流浪儿童的工作得到阻碍,不得已之下,韩吩咐先从赵国搜寻流浪儿童,以做中途之用。
季淘领命而去,历尽半年之久,花费了大批资金,搜到了符合条件的近三百名流浪儿童。
十日前准备赶着秦赵大战之前,想要运回荥阳之地时,却被太行山一带的一支贼匪劫掠,不仅手下死伤颇重,三百名儿童也不知所踪,可以说半年来的投资都鸡飞蛋打。
而在太岁头上动土,以韩的性格自是忍不了,加上最近刚突破混元之境,静极思动,有些耐不住寂寞想要出去走走。
“此事不必在议,由本公子亲去,看看是何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劫掠本公子的东西!”韩非冷冷道。
“公子,那些贼匪固然可恶至极,可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公子身份之贵,何必亲身冒险?就算公子坚决亲往,不如先派遣哨探查一查对方的虚实,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季淘此话也有道理,认为谋定而动。
不过,秦赵大战在即,若不快点行动,赵国更加混乱,所以韩依然坚持:“不必了,有本公子出手,必会万无一失!”
“这……”
季淘和掾夫及赵柏等人对视一眼,对于韩的‘任性’颇为无奈,但见他坚决,就不再多言劝说。
赵柏拱手道:“既然公子已经决定,那卑职这就点齐兵马,随公子而去。”
“不必!”
韩摇头制止,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道:“此次行动,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贼匪,所以本公子决定让墨鸦带着百鸟及无双鬼与我同去。”
“百鸟?!?”众人更是愕然。
他们都很清楚,百鸟是由墨鸦一手统领及组建,但毕竟墨鸦的身家并不清白,对于这些韩的老臣子来说,心头始终有些疙瘩,这从诸多议事,没有叫过墨鸦及无双鬼两人就可以看出。
“不必多言了,此事本公子已经定下!”
“…是,公子!”众人无奈,只能暗中叹了口气,恭声退下。
翌日,辰时刚至。
绝影谷下,汇聚了大批身穿黑衣劲服,脑上皆带遮首的蓑帽,腰胯着利剑,肩带着手臂长短的弩弓的少年,骑在骏马之上。
为首之人,是一名肩挑黑色羽毛,面容邪魅冷硬的青年男子,此人自是担任新‘百鸟’组织首领的墨鸦。
墨鸦身侧,是一名浑身肌肉虬结,虎背熊腰,恍若巨人般的大汉,此人赫然是无双鬼。
因为他的体型实难找到可以驼得动的骏马,所以只能凭借自身的步力而去。
“出发!”
众人拥簇之前,韩端坐于一匹浑身如丝绸般的黑色骏马之上,浑身散发着慑人的气势,让四周偶然从蓑帽下,露出的稚嫩脸庞上保持着恭敬与敬畏之色。
他做事向来雷厉风行,环视一圈后,发现没有问题,便一声令下,一马当先的驾驭着骏马往东面而去。
接近五十名的百鸟成员,轰然应诺,驾马而随,一时间马蹄阵阵,犹如地震山摇一般。
因为秦赵之战一触即发的缘故,往日里秦军各处奔驰韩地的场景不现,等韩奔入赵国境内,才显出大批秦军的身影。
但有墨鸦这等轻功高手在,以为哨探,就十分轻松的避开了秦军的大部队,往赵国太行山而去。
说起赵国,不得不提起一位改变中原兵势格局之人,此人便就是赵灵武王。
这位赵国君王由于受到与中山之战失败的耻辱,信宫大朝五日,发布胡服骑射的国策,在全国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全国士兵改变传统的宽大战服改为紧小为特征的胡服,改变传统的步兵为主体的军队结构改为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
“胡服骑射”政策,放弃中原人的宽衣博带和战车战术,换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和单人骑兵战术,国力大强。赵于东北攻灭了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
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以此修建了赵国境内的“赵长城”。
但因为权利之毒的扩散,这位带领赵国崛起的君王,并未有什么好下场,最后没有亡于明争暗斗多年的秦国之手,反倒死于自己儿子的争位之中,令人叹息。
太行山位于韩赵两国边界之地,倚为沟通他国的交通要道,任何经商营货之人,必要行此路而过,因此,此处打家劫舍的贼匪众多,层出不穷。
但敢于劫掠韩那加上护卫之人,高达四百余人的车队,可不是一般小角色可以吃下,乃是太行山盘踞多年的巨寇,黑风寨所为。
根据韩所得到的消息,黑风寨寨主,是一名楚国叛逃的军将,不知何缘故来到此地做无本买卖。
而且,黑风寨恰好劫掠去只有流浪儿童的车队,这件事他总觉得有些奇怪之感,耐人寻味。
快马加鞭,只是两日功夫,韩众人就来到了太行山一带。
太行山地域辽阔,丘陵山峰应接不暇,若是没有准确位置,带着这点人手的韩,就算找上一两个月,也可能找不到黑风寨所在。
不过,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黑风寨这般闻名遐迩的劫匪,即便再怎么小心,也不可能没有半点消息流露出来。
所以,让墨鸦而去,只是半天时光,就从有心人手中,用价值不菲的钱财,得到了黑风寨的大致位置。
“走!”
细细浏览了一遍得到的地图,为了试探出并不是陷阱及假的消息,韩让墨鸦带着几个人前去探路,得到了准确消息后,才带着余下的二十多名少年,往大山深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