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鹿鸣之宴(上)第4更
来者便是本次河南乡试主考官于慎行了。
于慎行,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隆庆驾崩后,他以编修参与编纂《穆宗实录》,万历元年《穆宗实录》编成,于慎行进修撰,充经筵日讲官至今。
他是隆庆二年的进士,本来排名一般,乃是二甲第六十一名,但他终究是极有才学的,庶吉士考试考得很好,特别是在庶吉士散馆之后得到其房师张居正的看重,并引荐给高拱。
当时高拱与张居正还是盟友关系,了解过于慎行之后对他也比较看重。后来冯保与张居正倒台,于慎行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甚至在朱翊钧登基之后被高拱推荐为经筵日讲官。
其实高务实辞官之前跟于慎行就是认识的,毕竟人家是皇帝的讲官,而他是皇帝的伴读,所以不仅认识,平时还要称呼于慎行一句“于先生”。
然而麻烦在于于慎行是个只认死理的人,他始终觉得他的老师张居正倒台是被陷害的,而陷害他的人就算不是高务实,也一定与高务实有关!
为什么?于慎行当了六年的日讲官了,还不知道内廷的情况吗?在内廷之中除了高务实之外,谁有如此强大的人脉,把两宫、皇帝哄得团团转,把黄孟宇、陈矩等“内相”当做家丁呼来唤去?
当然,这只是于慎行的看法,高务实当然不至于把黄孟宇、陈矩当家丁使唤,也绝不会有事没事就哄骗两宫和皇帝,实际上他99%的时间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骗人这种事,其实老实人做起来效果才最好,所以高务实一贯在两宫和皇帝面前表现得十分君子、十分老实。
高务实对于慎行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好的扭转之法,虽然他知道历史上张居正当国之时,于慎行因为认死理,照样跟张居正闹翻,可张居正都没了,这档子事自然也没了,现在就剩下一个对他高务实有成见的于讲官、于考官了。
高务实甚至怀疑,于慎行要是知道解元卷是自己写的,他还会不会选择取中。
此时于慎行一来,所有新科举子都老老实实站好,先等各考官等人上去见礼,然后才轮到他们。
高务实是解元,得第一个上前,所以等于慎行与布政司的官员和考官们见了礼,在中堂端端坐好,他就按例上前了,走到于慎行面前,恭恭敬敬的跪下磕头,口中道:“学生拜见座师于公。”
于慎行点了点头,面上没有什么表情,甚至还顿了一顿,在周围人都忍不住要面面相窥之时才开口道:“务实,你的卷子虽然弥封改誊,但其实我一眼便看出来是你的手笔了。”
高务实心中一惊,暗暗叫苦:老于啊老于,你自己作死可不要带上我啊!
果然于慎行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这是什么意思,你于某人认得高务实的文章,为了巴结新郑高氏,就点了个解元给他?还要不要脸了!
但于慎行面色很是严肃,伸手微微一压,示意在场之人稍安勿躁,然后继续用毫无情绪地声音道:“是不是认得出来其实没有关系,因为你的文章就应该是本届魁首。”他说到此处,抬头环视众人一眼,忽然站起身来,朗声道:“诸位当知,河南乡试按例是不需要我来主持的,可我为什么来了?”
众人都有些意外,但也知道他说的是事实,河南乡试按例一般是派个中书舍人来做主考就可以,有时候皇帝甚至可能直接点选本省学政担任主考,何以今年偏偏“高配”了一个翰林修撰、经筵日讲官过来?
于慎行面色肃然,朝北拱手一礼:“于某此来,是皇上亲自选派!”
众人一个个睁大眼睛盯着他看,于慎行丝毫不慌,继续道:“临行之前,皇上对我说:新郑高氏中州望族,高务实纵有天大学问,若考得太好,终不免为小人诋毁。于先生公正,又非高氏门生,且请为朕秉公选才。”
众人听罢,纷纷朝高务实望去,脸上露出无比羡慕之色——这可是皇帝陛下亲自为高务实站台啊!
皇帝这番话的意思,说穿了不过就是:朕觉得高务实肯定高中解元,但他家在河南名望太高,真要是中了解元,肯定有人私底下诋毁,着实不美。你于老师不是高党,甚至跟高党还有些嫌隙,所以你去做这个主考,如果选出的解元仍然是高务实的话,天下人总没有闲话可说了吧?
于慎行不管众人如何艳羡,仍然一脸肃然,淡淡地道:“为公正计,亦为使圣意垂达,本官此次不仅会按例公布诸位举人的文章,还会破例在开封府逗留十日,这十日之内,诸位举人若有要调看高务实墨卷以证真伪的,均可来寻本官详看。此外,本官刚才说过,高务实此次的文章就该是本届魁首,如果诸位有人不服,也可以来与本官讨论学问文章,本官一并欢迎之至。”
在场新科举子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窥,都不敢多说什么了。
为何?于慎行文名极盛啊!
他可是与冯琦、公鼐并称的“山左三家”,“齐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仨共同推动了万历前期山左诗坛的发展。他的泰山诗、文,不仅数量上超过文坛大佬王世贞,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被士林誉为“足可与前、后七子相颉颃”。
他这番话,算是把自己的半世清誉都拿来给高务实作保了!
高务实心头也有些懵,暗道:奇了怪了,于慎行可是出了名的倔驴,怎会如此?
但他还没想明白其中道理,于慎行又转换了话题,再次坐下,以座师的语气问道:“务实,旁人考得生员便会取字,你如今已是解元,怎的尚无表字?这可不方便得很,令尊可有计较?”
高务实心中一动,顺势道:“回禀老师,家严离得远,尚未有何言语,若蒙老师不弃,还请老师赐字。”
于慎行思索了一下,道:“既如此,你名务实,不若便字求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