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五章 元禄琉祸(14)
哪怕江户跪地服输,王浩也没打算这么轻易放过他们。仗打成这样,将来两国也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你尽快回江户吧,让那边派个能作数的来谈。”
王浩也懒得和这个奉行闲聊,他低头看看地上的倭人:“大军待在倭国,一个月军费就要一百五十万两,你家拖得越久,最后摊的军费越多。”
四万兵一月哪里能有这么多开销,王大人是把征召这么多船花的租金、征召商船损失的外贸收益统统算进去了。
.....................
这个夏天,倭国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七月、八月各有一场大台风登陆,给本州岛东海岸造成巨大损失。
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7月中旬,私掠船分舰队袭击佐渡岛,这个既产金又产银的岛子很要命,它一个岛的出产就占了整个幕府天领近两成收入。
比起蔡旭东,方文做事相当简单粗暴,他上岛的时候,海匪们刚刚打下这个完全没防备的岛子。方少校出示军令把前任羁押后,头一件事情就是把上岸失败的船主统统拖出来打个半死。
按照方大人的说法,狗屁的前辈,不听军令就算了,打仗还打的和狗屎一样,还有什么脸在这里叫嚣。
佐渡这个岛很大,除了三个本岛,这岛是倭国最大的外岛。岛上有一万多户近六万口民人,除此还有近万矿工分布在三个金银矿山。
倭国这些年也没战乱,所以没有奴工、战俘可以驱使,江户的大人们想了个办法,定期扫荡江户、大阪和京都这三座大城市,定期把无业游民、流氓地痞发配到岛上采金,所以岛上矿工大部分都是人渣。
对付人渣,方大人办法很简单,他把岛上抓到的金山奉行和手下,岛上有头有脸的民户、文化人全部挑出来凑了千把人,让这些矿工去杀,杀了人的矿工就可以拿来用了。
光溜溜逃出本州岛的船队马上又裹挟了六千多流氓地痞。睚眦必报的方文带着这些人马,朝着加贺藩杀了回马枪。
加贺藩兵此时正在分批往近畿调动,留了心眼的五代目前田纲纪表面上出动了足额兵数,却在藩里偷偷留下超过五千武士。
按照他家的合议,这次琉寇的事没准要搞很久,多少要给自家留一点保命手段。
想法非常对,只不过五千武士防备加贺三国的海岸线还是难了些,纯粹为了泄愤的琉寇专挑弱的收拾,几天的时间七尾、轮岛、桦川三个町和数个村庄被琉寇屠杀殆尽。接着方文带着这只庞大的船队沿着日本北侧海岸连续扫荡七百余里,把能进的港口、看的到的船只统统洗了一遍。
一直扫荡到出羽国,方文在这里分兵。
他带着三条巡航船、两条纵帆船、三条信报船和四条报名的私掠船回去镇守佐渡,这是他的本职。
数千人渣被他分给剩下的船长,私掠船队也被他拆成2-4条船不等的小队。
“自由攻击,有合适的就打,没合适就撤。倭国南岸要肥一些,不怕远的可以绕过去。”
这次散伙十分犀利,十几个小队开始沿着海岸线乱闯,这群没有统一规划的海匪运行轨迹完全无法预测,很快一向平静的北部诸国频繁发现琉寇。过些日子,江户湾外面也出现琉寇,整个海岸线上狼烟四起。
从八月份开始,江户收到的消息变得极度混乱。每家遭到攻击的大名都把消息汇报上来,大家都尽力夸大对手的强大,自己损失的惨重。
再加上各地到江户距离不等、消息传递延后时间不等,各地流言走形或夸大,幕府已经完全搞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只觉得整个海岸线处处示警,家家遇寇。
比信息混乱更恐怖的是,倭国沿海彻底失去运输能力,先是濑户内海,然后是北海岸,最后是东海岸线,所有沿海的渔业、运输业全部瘫痪。
八月底,秋元乔知前军探路的两百马逥众前出到周房国都浓郡,距离下关约莫160里距离;秋大人的前军本阵6万军势驻扎在之后180里的广岛城下;彦根藩主井伊直兴(谱代,若年寄,左中将,大老家格)率领的畿内,近江联军第二军5万军势还在广岛东侧240余里仓敷川沿线;第三军4万军势散布在从仓敷到姬路城的200里路上;总大将德川纲诚和副大将保科正荣带着本阵8万关东联军,拖着46门大筒和国崩,刚刚到达距姬路城110里的兵库津(今神户);兵库后面60里的大阪城还有近3万守军,倭人走不动了。
琉寇的大军似乎就停在广岛城正南150里外四国岛松山城下,以琉人的船速,他们跨海来攻任何一只军都是两天最多三天的事情,可倭人各队都是步兵,现在每一只和每一只间隔三到六天距离,如果战线再往前推进,每一百五十里需要增加至少四万军,要是这么算的话,这只大军至少还要再增加8-10万,才能安全到达关门海峡。
从大阪到周防一线已经布置着26万军势,如果再增加十万人,那需要全国再集兵一次。
问题是,从大阪往前运输粮食,已经用了超过三十万民夫,如果再填上去十万兵,再往前推进数百里,民夫要用多少根本多少无法想象。这就是个指数增长的数字,如果一路算到萨摩,很容易大到超过倭国所有活着的男性成年人口总数。
琉寇是可以坐船到处晃悠的,他们已经在濑户内海来回转了一大圈。如果大军一路走到关门,琉寇径直去了大阪,或者上京都,甚至再向东奔江户又怎么办?
要知道江户留守兵力也只有两万多。秋元乔知正在一路往兵库津飞奔,他忽然觉得这是个错误。
集兵就是个错误,不集兵也是个错误,和琉寇打仗,如果倭国没有能匹敌的海船,这问题根本无解。
“黄门(纲诚官职从三品权中纳言)大人,恐怕这么打下去会出大问题。”
连续飞奔八天的秋大人在明石城堵住了总大将,后者正在保科正荣陪同下登城望景。秋元乔知把自己的顾忌,一条条的给两位大人讲述了一遍。
德川纲诚大人按说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可摊上个长寿老爹的大人去年才刚刚接任藩主,这还是他老爹实在看不下去,主动退下来让给他的。
一辈子没独挡过一面的纲诚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这应该也是将军把总大将交给他的主要原因),他转身看向保科正荣:“少将大人怎么看呢?”
这话问的保大人别提多腻歪了,他是亲藩不能参加正常的幕府议政,但以保科家在幕府的地位,当时讨论的时候,谁是什么态度他门清的很。
“乔知君,当初一个劲鼓动出兵的是你,现在说不成的也是你,如此反复最好和还是黄门大人说清楚。”
完了完了,上手这两位一个是御三家的大佬,一个是极特殊的会津藩藩主,要是把这两位都得罪了,自己这仕途大概要灰灰了。
也亏得本阵这支大军全部由关东八国的各藩和旗本组成,这军里随征的大名将近二十位,里面多少还有些明白人。
在大家反复劝导下,德川纲诚终于有些明白现在处境:合着咱们这只大军人数再多,想打人家打不到,人家想打咱们随时可以上岸打,这可太恶心了!
现在评议室人多,有件大事秋元乔知不敢直接说:大阪前期准备工作他全程参与,当时为了求必胜,老中会议决定集军粮120万石(日石),理论上这么多粮食够25万大军吃15个月,数字相当宽裕。
但是正因为这数字实在太庞大了,最后真正调动到大阪附近的只有八十几万石,其他粮食都在京都、伏见甚至江户各地仓库里存着呢。
问题至今已经征用了超过三十万民夫,这些民夫一样要吃粮食的,就算大军不再拉长运输线,按照现在这人数,大阪这些粮食大概也就能支应五个月左右。
这么庞大的一只军,真出问题谁也担不起责任,再说德川纲诚老先生也不是担责任的性格。
评定室里各位大小诸侯出了半天主意,黄门大人只同意了两条,一是马上派人飞马江户请将军大人亲自到大阪压阵,有点啥事跑江户请示实在太耽误时间,人家神君老人家当年可都是亲自上阵的。
另一条是原地征粮增加储备,琉寇收过一轮不要紧,马上要秋收了,到时候新米总要下市。在座的可都是关东的大名,没人会把关西的农民当人。
......................................
“大人,刚刚算出来倭兵大概有25万,运粮民夫算不出来,应该只会比这个数字大。”
参军司现在干的最多的就是后勤主管,不光算自己还得帮着敌人一起算。这数字大都督非常满意,台湾是年年出兵的,虽说水路打的多,陆路偶尔也打,对后勤这件事经验要足的多。
王浩以前翻过唐宋的兵书,看着出兵千里,一个兵后面要用三个夫运粮觉得相当不可思议,等自己穿到这个年代,才发现还真是这样。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古代中国一直征服不了蒙古高原,哪怕汉唐都解决不了。
因为汉人是吃粮食的,做不到成吉思汗那个年代那些蒙古人那样,吃一块冻肉喝碗马血照样行军打仗,他已经在等着看倭人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