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二章 竹溪书院
“老爷,李安娜搞了个珠宝义卖会,你看我穿这身出门,好不好看?”
钱婉儿人又乖巧,身份又高,俨然是台北夫人圈里的女王,时不时打扮的美美的出去参加个活动。
自己夫人本来就美,今天又收拾的这么利落,王浩站起来走出书房,不由的眼睛一亮,顺手搂进怀里:“真美,美的不可方物。嫦娥怎么下凡到咱家来了?”
这话说的也太假了些,钱婉儿轻轻捏了捏他的手:“别瞎说,还嫦娥呢,赶紧的我得走了,晚上给你炖鱼汤喝。”
“喝什么鱼汤,早点回来,今晚老爷我要换个口味吃吃!”
什么时代什么风格,台湾的民人从桃源草创时代走过来,那时候真是恨不得拿女人当男人使,拿男人当牲口使,这刚过去没几年,还没培养出什么深闺阶层。再加上这边夷人又多,夷人的女子更大方些,整天穿的花枝招展的街上晃悠,好像老百姓也是见怪不怪的多,极少有人说什么有伤风化之类的怪话。
不过就算再开明,毕竟比不上几百年后,这时代的人就算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潜意识里,也还是把女人当成男人从属。好比郭小美每年做规划的时候,都提女人选举议员的权利,这事牵扯到议事会,政府批准了议事会自己还要批,到现在连续三年都过不去。
今天是王大人休沐日,这也是今年初才推行的,官员们每十天可以休息两天,日子可以自己提前定好,交到衙门备案。这是善政,毕竟谁也不能跟牲口似的每天干活,就是这样的善政,南河那边有人和许三多提了提,立马被许大人否了……
听说许大人说了,什么时候南河不用靠台湾补贴发俸禄了,什么时候才可以执行,很多人都绝望了,财政司的测算最少还要再两三年。
等到年底,家里会更热闹些,安南那边已经传话了,他那个越南新娘到八月要行笄礼(15岁),到时候就送过来成亲。作为一个前世连一次婚都没结过的老男人,王浩又有些期待又相当发愁。
这时代的女孩子会那么开放吗,自己要是提出要求一起,她们会不会同意……如果同时在身边,到时候要怎么夸呢?家里两个女人,到时候摆不平怎么办?为什么那么多有妻有妾的,从没听他们说起这个话题,自己找谁咨询一下比较合适呢?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人轻轻敲门,程顺泽的声音传进来:“大人,方大人过来见您。”王浩赶紧把腿从桌子上放下来:“请他进来吧。”
方司观刚从安平县赶回来,那里出了点紧急情况,他看上去小脸红扑扑的。
“大人,恐怕得汇报不短时间,您有时间听吗?”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广东老儒叫屈大均的,据他自己说三年前他来过台湾,到处走了走又回去了。
去年这位老先生又去了趟南河,回广东不知道哪根筋抽抽了,这次又到台湾上了岸。这回他希望能留下,而且想在安平开一家书院,新任台南知州毫不犹豫拒绝了他。
开书院两三年前就有人提过,当时王浩拍板不可以,儒学暂时不引入。
都督府的教育制度是宽频的,不需要儒家经义这些,给文化带上神秘的面纱,把人天然分出三六九等,这事民政官员开会讲过。这倒不是儒学理念不好,而是从宋开始搞程朱理学开始,路走歪了,越来越歪。
结果事情没完,这老儒先是说服了安平议事会,由县议事会又提报了一次,等到再被婉拒,他带着一个朋友还有一个弟子,直接跑到延平郡王祠绝食去了。
台湾没孔庙嘛,想哭个庙也没地方可去。可是再不建庙,延平郡王祠还是没人敢动的,哪怕大清国治政的时候,祠堂都保护的好好地,这就有地方哭了。
“李知州先是让警察去给屈先生送饭,后来自己也去送了一趟,然后他就去台南了。”
李信这个知州也是刚上任,他管着安平、台南和南淡三个县,自己还兼任台南知县,没工夫天天忙这个。
“等等。”王浩打断方司观的话:“你这语气是觉得李知州做的不对吧?”
方司观确实觉得李信做的不对,这个屈大均怕是快七十的人了,说不上是天下大儒,那也是地方名儒,而且这人立场非常非常的反清。
“大人,我这带着屈先生送给我的两本书,请您先看了,我再向您请示。”
这是线装书,王浩拿起册子摸了摸,心里略有些为难。他古文底子还凑合,要说看八股经文那种,字字都要带讲究的肯定不行,但是看这种诗歌还有记述文没什么问题。主要这书一本薄薄的另一本特别厚,这看一遍也要花不少时间吧。
一本叫《翁山诗外》,另一本叫《皇明四朝成仁录》,第二本的书名,王浩看着就觉得眼熟,他知道这位屈大均老先生是谁了,这书他虽然没看过,但是上百度查资料看过片段。
“这样吧,咱们一起吃个中饭,我一边看你一边说,这样效率高点好不好。”
老王家吃饭比较简单,按照女主人的要求一般是八菜一汤,今天有客人,王浩特意给秘书打招呼改成六个菜。两人坐在那里一边听方司观讲他的看法,王浩一边翻这两本书。
这本成仁录是记事文,其实书名已经写的很清楚,说的是从崇祯皇帝起一直到落难缅甸的永历皇帝,晚明四代皇帝年间,或是镇压李自成或是反抗大清朝,死在战场上的烈士们。
那本诗集自然就是抒发自己苦闷,愤慨,怀念大明朝的情怀,当然也有些诗是怀念亲人的。两本还都是公开发行的,成仁录这本是康熙21年在东莞印制的。
“翁山先生在粤省名气极大,属下年少时,身在偏僻渔村都知道先生的大名。能写出‘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这样的句子,难道还不能证明先生的气节吗”
王浩也点点头,身在大清国土上,还敢公开发行反清诗歌和书籍的,不但证明屈先生气节,还证明屈先生胆子也挺肥的,这都康熙三十几年了,估么着文字狱马上要开始了吧?!
方司观看王浩一直点头,声音稍微又大了些:“所以我觉得李知州做的不对。”
“那李知州应该怎么做呢?”
王浩也有些好奇,他也没想明白在这时代,应该怎么做,或者说怎么做才叫政治正确。
大都督这个问题,还是挺难回答的。台湾这些年搞的这套游戏规则,和历朝历代的都不大一样,方司观张张嘴巴,到底没敢说话,毕竟他对大人的行事风格,那是相当相当了解。
这是个愤儒啊,要是比比的话,大概和屈原有些像,如果搁到几百年后就比较好分类,这是个偏执狂嘛。
王浩也不是很知道怎么能说的明白,他只好按照简单的说:“小方啊,礼贤下士,三邀四请的,才显着名仕风流,这是魏晋那时候经常干的。那时候就要这个样子。这也是儒家治国也误国的一个因素吧。”
他张着嘴想了半天,继续说道:“有没有学问和有没有用处,能不能给国家做贡献是两回事。”
明末有个名人叫黄道周,崇祯年间就在朝里做到二品官,那是个理学名家,和这个屈大均在儒家内那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北京丢了以后,黄道周悄悄跑到南方继续当他的大官,兼职还做着大儒。隆武朝的时候,大清国又往南打过来了,朝廷没兵抵抗,黄先生门生遍天下,靠着名气就招了几千兵,不是书生就是农民,训练都没一个人会。
这些兵既没得到训练,也没个武器,干脆就拿着扁担和清兵打,结果初战就是末战,黄先生被抓以后绝食十四日,最终被杀于南京。
“所以有时候我真心觉得儒家挺可悲的,除了认识字知道很多典故,还能讲些貌似很有道理的话,很多时候没一丁点实际作用。还老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侮辱别人。当然我不是说你啊,你是实干的。”
王大人赶紧给小方加了一筷子菜。“你是从头就加入咱们组织的,你看着咱们是怎么一步步成长的,我们至今还很弱小。”
王大人说的这儿,自己都有些悲观:“咱们用了八年时间,才有了如今这两个小省的地盘,两百几十万国人。面前是人口已经快上亿的大清国。这需要咱们集中每一分精力、每一丁点时间和每一分钱。经不起任何内耗,也经不起任何损耗,对吗?”
“李知州做的并没有错,他是亲民官,他要经办的都是实务,有四十万民人等着他指挥。他没有精力,也没有义务去三催四请的让那位屈先生吃饭。”
王浩自己先抢着吃了两口饭菜,毕竟说了这老半天话也要花不少体力的。
“而且李知州位子做的很正,他是中层官员,他要干的是沿着路线执行,而不是调整方向。就像一个哨官,”王浩拿手比划了一下:“他要做的就是指挥整个哨把火枪打好,而不是决定去哪儿打,和谁打。”
“大人,属下知道错了,那我现在就回衙门。”
自己的大人总有自己一套道理,方司观是君子,这饭菜实在没脸再吃了。
“先别走,先别走。凡事都有好的一面。这个屈先生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咱们站在台上不方便说的,没准让这些特殊人物说说合适。”
王大人在那儿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算了,一样米养百样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这社会总会有些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看法,只要总消耗不过大就行。这位屈先生不管是不是个酸儒,至少立场很正面,将来有需要的时候,拿来做个招牌也不错的。”
“小方啊,这屈先生绝食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县里议事会有位议员看不过眼,跑到台北告状,方司观就急吼吼的跑去现场看望屈先生。王浩眼珠转了转,觉得这倒是个经典案例。
“你这样,你找个脸生的去鼓捣安平县议会,让他们向都督府控告县府不作为,然后都督府出面,把这事特事特办了。拿这个当个案例,让县令们知道县议会这个监督权是管用的。”
哎,大人老是这样,这也没办法,人家这领导能力确实强,台湾如今家家吃穿都是前所未闻,比那帮酸儒治理的就是要好。
“大人,我马上回去,找个不起眼的人出来挑这事。”
这一年晚些的时候,屈大均和汪士铉两位先生在安平开办了一家小小的竹溪书院,差不多二十几年内,这都是台湾岛上唯一的一家儒学书院。一直要到百年后,人们又回过头来,希望得到精神洗礼的时候,这家书院忽然走出了一个新的学派——竹学。
“大人,我已经送小方大人走了。”这个秘书小程气度非常好,凡事多听多看少问,安排事情很有条理,王浩用着很顺手。
“下午两点的时候,我约了修发的师傅过来,明天一早您有个码头欢送仪式,要盛装过去。”
王浩想起来了,年底顺化城下突袭战打的很惨烈,两条船重伤两条轻伤,几条船全部要回台湾修理。结果好容易爬回台湾,台南那个造船场刚建成一个船坞,当时还占着造船,几条船只好沿着海岸一路回到台北和基隆。眼下整个船队已经整备一新。年初他们有个活,一条一等船和三条二等船组成船队,沿着吕宋各港口友好访问。
西班牙夷已经签发法令正式驱逐所有华人,参军司估计没准吕宋那边有些人会不冷静,他们建议派几条船过去转转,让夷人普通市民冷静一下,刚下水的那条三级战列舰他们也建议派过去。
派军舰跑到别人大门口吓唬对方,这很符合夷人的思维方式。王浩多问了一句,果然是一个印度回来的叫林栋的参谋提出来的。学的很到位,这方案王浩马上签发了,不过上川号没批准。
巡航船速度快,活动半径大,战力还可以,夷人一般看做五级战舰。相比起来,夷人更在乎大炮巨舰,也就是三级以上舰,甚至强国之间是比一级舰和二级舰的。今年琉球开始装备三级战列舰,这消息传到夷人耳朵里,到底什么反应很难预料,所以上川号短期内严禁和别的船编队,单独拿卑南港为母港试航训练。
“好的,你问问小钱大人下午四点有没有时间,如果有让他来一趟,我要和他讨论下调整船场的事情,让布莱克中校也一起来吧。”
既然船队要访问宿务,那是不是苏禄也顺路去溜达一圈,让苏禄人也安生着点。
台北大营的西侧,一栋单独的三层小楼,虽然已经是晚间,这里依然灯火通明,这里就是台湾海陆兵作战的半个大脑——参军司。
“中尉,大人叫你过去。”所谓参谋参谋其实大量工作是图上作业,林栋负责跟踪向北和东北方向巡逻的战船、判研一切朝鲜过来的信息,另外他还负责跟踪两条沿倭国内外两侧向北,一路行驶探测航道的探险船,这会儿他正在做图上作业。
“大人。”林中尉说一口极烂的国语,在印度混了四年的他实在没什么语言天赋。
“恭喜你,上尉。”陈侃一张板板的国字脸,生生挤出些笑容:“大都督府调你担任大都督侍从武官,交接一下,明天一早过去报道,好好做,不要给参军司丢脸。”